市场需求下老年家庭住房模式选择研究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wh4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2000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家庭的数量也随之增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倾向于与父母分开居住,独居和空巢老人增多,根据《“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2020年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接近老年人口总数的50%。这些变化打破了我国传统的家庭赡养模式,催生了老年人对养老住房的新需求,为老年人住房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在此背景下,已有不少房地产开发商或中介机构开发运营养老地产项目,学术界也就老年人住房需求、住房选择等问题展开了探讨,各级政府部门也发布了老年人住房发展相关文件,积极推动老年人住房发展以应对不断加深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然而无论是养老地产还是政府提出的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都是基于老年人个体而言的,而在我国住房自有率与住房价格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住房资产成为家庭主要资产,一般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住房消费或投资决策,所以相比于研究老年人个体,对老年家庭进行住房模式选择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有必要对其住房模式选择现状及其成因进行深入探讨。国内外学者对老年人相关住房的研究多集中于住房适老化设计、住房反向抵押、住房政策研究等方面,在老年人住房选择的研究中,多是对养老地产等养老住房的需求意愿进行影响因素分析,探讨养老地产应该如何发展、退休社区与养老服务应该如何改进,缺乏针对老年家庭的现有住房研究;在住房模式选择研究中,从住房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均是以普通家庭作为研究对象,缺乏针对老年家庭的专门研究。所以本文从理论分析框架与模型构建两个方面进行了创新,选取老年家庭从住房需求视角分析住房模式选择,同时引入意向养老形式特征作为解释变量。从研究内容来看,本文在西南财经大学2015年收集的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CHFS)数据库的基础上,以老年家庭为研究对象,从家庭住房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重视角研究老年家庭住房选择问题,共分为5章进行研究。第一章为绪论。该部分说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对老年家庭住房、住房模式选择、老年家庭住房模式选择、住房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相关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对本文所提及的老年家庭与老年家庭住房、住房消费需求、住房投资需求、住房模式、意向养老形式等概念进行界定,介绍与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包括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理论与住房模式选择理论。第三章为老年家庭住房模式选择的模型构建。根据文献综述及定性分析,在三个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指引下构建老年家庭住房选择的影响指标体系,说明被解释变量取值、理论模型与实证模型的构建。第四章为老年家庭住房模式选择实证分析。本章介绍了 Ordered Probit模型的数据来源、数据处理与样本选择,对样本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说明实证结果并作出分析,并对结果是否存在地区异质性进行检验。第五章为结论与建议。陈述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根据结论从老年家庭、养老住房行业以及政府角度提出建议,最后对本次研究的局限进行简要说明,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经过全国范围内和分区域的实证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老年家庭住房模式选择受住房投资需求主导。我国老年家庭的住房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之差Ji对住房模式选择有解释力,随着二者之差的增大,住房模式会实现由低到高的转变,老年家庭更倾向于购买住房供自住或增值用。(2)经济、成本与心理因素显著影响老年家庭住房模式选择。家庭总资产越高,住房购买力越强,越倾向于高住房模式;非农村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老年家庭因为当地的置房成本高,在相同的购买力下更难实现住房投资需求的满足,所以更倾向于较低住房模式;文化程度高、工作单位稳定倾向于较低住房模式,这可能是因为文化程度高、工作较稳定的人对住房投资有着更理性的认知,所以不会盲目投资于房地产。(3)老年家庭户主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且居家养老意愿强的老人更倾向于选择较高住房模式。目前,我国家庭养老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老人们最能接受的养老方式仍是居家养老,而“安居乐业”的传统观念让老人更看重房子本身带来的归属感,更倾向于自有住房。(4)老年家庭住房模式选择存在地区异质性,中西部地区的老年家庭比东部地区更倾向于较高住房模式,且影响因素的显著性水平与东部地区存在差异。
其他文献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群众性组织,同时也是对广大少年儿童进行政治启蒙教育的最有影响力和最规范的组织。少先队的主责主业是政治启蒙和价值观教
地聚物是由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四面体连接组成的三维网状结构,是一种新型环保的无机胶凝材料。它的原材料非常丰富,凡是富含硅、铝质的固体粉末,均可制备地聚物,且制备工艺过程
目的:观察韦贵康教授中药汤剂脊髓康对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脊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其临床价值,为脊髓型颈椎病术后的中医药临床治疗研究提供依据,并探讨中药促进脊髓型颈椎病术后脊髓功能康复的机理和方法。方法:本次临床观察研究病例共60例,均来源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脊柱外科病房诊断为脊髓型颈椎病并行颈前路手术患者,将60例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
半导体薄膜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而用于各个领域,例如太阳能电池、传感器、光电器件、液晶显示器等。目前制备薄膜材料的方法主要有磁控溅射法、溶胶凝胶法、脉冲激光沉积、真空蒸发镀膜、化学气相沉积、液相沉积、分子束外延、超声雾化热解法等。在上述制备方法中,超声雾化热解法因其制备成本较低、不需要真空环境、设备简便、成膜速率高,很容易实现大规模工业生产的优势,因此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本文介绍了ZnO的结构
随着DWDM设备在我国各大运营商骨干传输网的运行,各种故障现象也随之而来.笔者结合以往的故障处理经验,总结了DWDM系统故障处理思路,以帮助大家规范故障处理,减少故障处理中
首先介绍了一个通用的移动IP网络QoS框架以及在该框架上实现端到端QoS保证的方法,然后讨论了在移动环境下实现QoS保证所必须考虑的节点切换过程中的QoS协商和QoS控制机制.
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为扰动均可导致森林地表土壤性状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土壤有机碳周转和养分循环。然而,由于缺少全面、系统性的实验探索,目前在全球变化研究中森林土壤环境的改变导致土壤有机质的变化规律仍认识不足。该研究通过在油松林地进行酸碱性物质添加处理,研究土壤环境改变对太岳山油松林有机碳组分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为了解太岳山油松林土壤有机质的内在转化过程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每年5月份向油松林地表施用
试验测定和对比页岩灰和流化催化裂化三旋灰(FCC三旋灰)的旋风分离器性能,考察入口气速、入口浓度对分离效率和分离器压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操作条件下,同一台旋风分离器
1 MDCN的架构MDCN(Mobile Data Communicate Network)是广东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GMCC)的企业内部网,定位于为公司各种IT系统提供高速、高带宽、支持多种业务的骨干传输网络
自2008年起,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我国各个城市逐步发展起来,至2019年深圳市已建成88间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经历了大量建设的阶段后深圳地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发展状况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