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出发,对斯图亚特·霍尔文化批判理论的缘起、理论前提、理论立场和观点进行了系统挖掘、梳理和分析,进而对霍尔文化批判理论的特色、贡献、影响、启示和限度进行了评述。笔者认为,霍尔的文化批判理论从英国马克思主义思潮中获得了理论资源,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观的研究范式。同时,霍尔文化批判理论的形成深受伯明翰学派早期思想家霍加特、威廉斯、汤普森等人的影响,再加上霍尔通过融合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和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思想,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文化批判理论前提。这一理论前提正是霍尔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批判,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霍尔模式和接合理论。霍尔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观,批判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对经济还原论和阶级还原论进行反思,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以霍尔模式为代表的文化传播模式和以接合理论为代表的文化分析范式。霍尔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观为研究范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观。霍尔认为,文化即表征、文化即意指实践,这是文化具有实践性的最直接立场。同时,霍尔通过阅读政治学理论和差异政治学理论说明了文化具有政治性。以文化观为基础,霍尔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进行了批判。霍尔结合英国当代社会总体实践,由对亚文化的开放式批判细化为对种族文化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政治文化的批判。霍尔通过对亚文化现象的分析,对资本主义的亚文化现象进行了批判,并通过“他者”视角细化批判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种族主义。同时,霍尔结合英国资本主义的现实实践,首次提出撒切尔主义、权威平民主义的概念,用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领导权问题。霍尔认为,以撒切尔主义为代表的文化领导权正是通过意识形态的管控,实现对国家的管控,从而达到政治目的。在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实践中,权威平民主义是对撒切尔主义最好的提炼和概括,是对撒切尔主义成功实现文化领导权的最成功的体现。霍尔文化批判理论的特色在于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意识,族裔散居的理论视域和介入主义的政治策略;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差异理论、种族文化批判和接合理论对文化研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霍尔的文化批判理论确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合理性,极大推动了当代文化研究的发展,同时,对理解全球化背景下当代文化的多样性,以及解决中国文化的话语领导权、文化创新和文化强国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必须看到,霍尔的文化批判理论还存在着一定的限度,其理论主题比较散漫,在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