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为研究对象,采用5种无纺布容器规格、3种基质配比和3种缓释肥三因素(容器、基质、肥料)进行完全随机区组试验,通过研究各因素对蒙古栎容器苗的生长指标、生物量的积累、根系指标与生理指标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合蒙古栎生长发育的容器规格、基质配比以及缓释肥,提出蒙古栎轻基质育苗技术,为蒙古栎容器育苗提供技术指导,为提高蒙古栎苗木造林(移栽)成活率提供技术保障,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容器规格对蒙古栎容器苗的生长指标,生物量的积累、根系指标与生理指标的影响最大。选用容器规格φ13cm?H25cm的无纺布育苗容器袋对苗木的地径(4.30mm)、地下部干重(10.08g)、地上部干重(4.45g)、总干重(14.53g)、地下部鲜重(19.02g)、地上部鲜重(8.94g)、总鲜重(27.96g)、根体积(18.02cm3)、壮苗指数(38.71)、叶绿素含量(1.82 mg/g)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1.30 mg/g)的促进作用均最佳。2.不同的基质配比处理下对蒙古栎容器苗生长指标,生物量的积累、根系指标与生理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并且基质配比以V泥炭:V珍珠岩:V蛭石=4:1:1处理下的苗高(15.91cm)、地径(4.27mm)、地下部干重(6.87g)、地上部干重(3.84g)、总干重(10.71g)、地下部鲜重(12.46g)、地上部鲜重(6.96g)、总鲜重(19.42g)、根体积(11.74cm3)、壮苗指数(22.92)以及叶绿素含量(1.77 mg/g)表现最佳。3.不同种类的缓释肥处理下的蒙古栎容器苗的部分生长指标,生物量指标差异显著,但生理指标的差异并不显著。硝基复合肥(N-P2O5-K2O:16-16-16)对促进蒙古栎容器苗的生长效果最佳。其苗高(16.17cm)、地上部鲜重(6.7g)、总鲜重(18.65g)、地上部干重(3.75g)、地下部干重(6.55g)、总干重(10.3g)以及根体积(11.03cm3)最大。4.在双因素交互效应中容器规格?基质配比对蒙古栎容器苗的影响最大,对大部分生长指标、生物量指标以及根系指标等有显著影响。其次为容器规格?缓释肥交互效应,对高径比、总鲜重以及叶绿素含量有显著的影响。基质配比与缓释肥两因素,容器规格、基质配比以及缓释肥三因素对蒙古栎容器苗生长均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5.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在蒙古栎容器育苗技术方面,容器规格方面选用φ13cm?H25cm的无纺布容器袋,选用V(泥炭):V(珍珠岩):V(蛭石)=4:1:1基质,再与施用硝基复合肥(N-P2O5-K2O:16-16-16)组合效果最佳,其平均隶属函数值最高(0.5900),其生物量指标隶属函数平均值(0.8424)为各组合最优,生长指标隶属函数平均值(0.5737)在各处理中排在第二位,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