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正处于以市场化和现代化为取向的社会转型时期,这是经济与社会的全面转型。中国社会民间组织尚不发达,商品经济与市场机制还处于发展初期,为了推进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承接企业分离出来的社会职能,建立适合市场经济的基层社会管理模式,社区就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运而生。社区是社会的细胞,也是社会的缩影,社会中各种复杂的关系和种种问题都会通过社区反映出来,所以社区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许多国家的实践证明,社区发展对于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加快国家政治民主化进程,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社区治理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共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活动,是通过政府与社区组织、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改善社区环境、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过程。治理模式由社会形态所决定,但社会形态并不自动产生治理模式,而是需要人们主动地把握时机进行构建。治理模式是根据一定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形成的。它包括治理主体和治理方式两个重要方面。社区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探讨建立在政府与社区互动基础上的社区治理模式,对于社区建设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理论与现实课题。本论文主要运用理论分析及比较的研究方法,在比较和分析国外和我国的社区治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当前在社区治理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原因,进而探讨构建适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区治理模式,为当前的社区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首先在了解有关社区、社区治理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比较全面的介绍中外社区治理的历史变迁与实践,然后对当前社区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与形成原因进行分析,着重针对社区治理行政化、社区自治功能权力缺失、社区参与、社区服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最后从构建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基础入手,初步探讨了服务型社区治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