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差异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探索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auv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性别差异心理学的发展,性别差异与教育开始走进人们的视线。2011年7月,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中明确指出:“实施教育内容和教育过程性别评估,在课程和教材的相关指导机构中增加社会性别专家;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中充分体现出性别理念,引导学生树立男女平等的性别观念”,“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性别意识,加大对教育管理者社会性别意识的培训力度”。同时,新课程改革更是提出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面向全体学生,第一要点就是面向学生的自然群体一男生和女生。本研究的目的不是对男女生谁更有学习美术的优势进行探讨,由于生理、心理以及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初中男女生在美术学习中表现出显著的性别差异,例如美术语言的表达、色彩的搭配、思维的方式、空间整体的处理等,这些差异使我们有必要反思以往在美术教学中所忽视的性别差异问题。建议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性别差异观,关注学生的性别差异,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因“性”施教的教学策略,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把性别差异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引导男女生优势互补,实施双性化教育,从而提升全体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美术教育的整体水平。
其他文献
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科研体制的制约。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文章从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应成为国家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公开、公平的科研经费分配体制
201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了我国特有的国情、本土文化和国外先进母语教育经验,较2001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了很大提升,它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重
在国内外学者对复杂性组织维度研究的基础上,把组织分为四种类型:复杂性组织、松散性组织、效率性组织和控制性组织,并对这些组织的稳定性做了详尽的分析,重点分析了这四种组织形
目前,过大的压力已经成为损害员工健康、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影响员工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不可忽略的因素。职场压力带来的不良影响使员工的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他们开始追求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