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传统藏族民居建筑文化的当代表达设计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进行,我国传统的建筑文化受到巨大冲击,城市和建筑独特的文化特征陷入衰落与消失殆尽的危险境地。在全球化语境下,如何使传统地域建筑文化得到可持续性继承和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康定地处我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隶属康巴藏族文化圈,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其极具特色的藏族建筑文化。藏族民居,作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更加反映出藏族人民适应恶劣生存环境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营造智慧和艺术成就,是康定藏式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建筑文化的角度入手,选取康定藏族民居的重要代表——木雅藏族民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理论,并结合自然环境、历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相关知识,通过文献整理、实地调研、测绘、访谈以及设计实践,对康定木雅藏族传统民居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本文首先从康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入手,了解木雅藏族传统民居形成的背景。聚落和民居建筑是建筑文化的主要载体,本文将其共同作为研究主体。聚落主要从选址因素、选址模式、布局类型方面进行分析,民居建筑方面主要从平面形制、功能布局、立面造型、色彩、装饰、结构与构造方面进行详细解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出其宗教文化、防御文化、地域材料的营造文化和尊重自然的生态文化四方面的文化内涵,明确其建筑文化的精髓。其次,考察木雅藏族民居的现状,分析现状的成因及所存在的问题,从民居自身和非民居建筑两方面来探讨对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策略。民居自身的更新从功能更新与技术优化两方面入手,非民居建筑从延续城市肌理、再现传统建筑空间意境、提炼传统建筑精神内涵、技术与材料层面的拓展、传统建筑符号的当代运用五个方面入手。最后,通过康定公主桥片区地域建筑创作实践对上述探讨的策略进行进一步阐释。希望本文所作出的研究能够为四川民居研究体系作出微薄的贡献,也能够为其它地区民居建筑文化的研究、康定地区的地域建筑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其他文献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沿线土地利用演化产生重要的驱动作用。科学预测城轨交通建设后沿线土地利用演化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为沿线土地后续规划、建设和开发提供决策支
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一种新兴的建筑类型——会展建筑应运而生,它以其独有的经济功能,被全世界各地纳入其经济活动中并广泛的兴建。随着会展业的蓬勃发展,在各种建筑
高校校园建设项目不仅局限于校园规划与建筑的形式,智能化校园弱电系统等“软性设施”的建设逐步成为其主要组成部分。现代化高等学校校园建设单纯的依靠专业分工从各系统设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乡差距拉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反映到城市规划领域,就是农村聚居空间的不合理布局问题。发达地区城郊农村位于城乡交接带,一方面优越的区位优
在全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的形势下,红色旅游备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对于红色旅游服务和产品要求也越来越广泛,并随之带动了红色旅游区的旅游、人文、艺术、经济发展,逐渐成为
贡川古镇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及人类活动与自然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类聚居环境。古镇至今还保留着清晰独特的空间格局以及多元化的建筑形态特征,其鲜明的地域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文化和地区特性正在逐渐丧失,建筑学陷入了追求图像化、异形化的尴尬境地。在这种情况下,对建筑的本体性回归,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地方特性的关注,就变得非
学位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青藏铁路的开通,原本与世隔绝的青藏地区获得了快速的社会经济发展。许多人开始担心,西藏地区的城市、建筑地域性特色会不会像其他地区一样,
无论从城市经济发展上看,还是从城市生活来分析,商业活动毫无疑问的是城市最为主要功能之一。描述城市的商业空间系统结构,在某种意义就是城市功能结构形态的写照。依据区域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