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木本能源植物山杏为研究对象,通过2008年和2009年两年的全面资源调查,确定山杏在我国的具体分布范围,分析在我国的分布规律,根据资源量进行分布区划,制定山杏优良性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分和关键指标控制的方法选择山杏的优良林分、优良类型和优良单株,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山杏不同分布区、不同林分商品性状特征,为山杏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三种山杏在我国分布区域广阔,其中:西伯利亚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分布在我国温带和暖温带地区,北纬37°17′~50°24′、东经105°56′~130°20′,遍布我国三北地区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区和固定半固定沙地等地;东北杏(Armeniaca mandshurica(Maxim.)Skv.)在我国分布区域较小,在我国温带和寒温带地区生长良好,主要分布于东北3省低山阳坡;野杏(Armeniaca vulgaris var.ansu(Maxim.)Yu et Lu)在我国分布区域最为广阔,遍布暖温带、温带、寒温带及高原亚温带湿润气候,北纬25°52′~46°38′、东经82°06′~131°08′之间的广大地区,遍布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地区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生长于低山丘陵、土石山地、黄土高原、高山峡谷及谷底等。(2)西伯利亚杏分布北限为内蒙古根河市和黑龙江省黑河市一线,东限自北向南黑龙江省林口县-吉林省长春市-辽宁省沈阳市-葫芦岛市一线,南限自东向西为河北省保定市-山西省和顺县-陕西省榆林市-宁夏区中卫市;东北杏主要分布于辽宁省、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整体上呈块状,分布零星;野杏分布北限由东到西为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棱县-齐齐哈尔市-内蒙古霍林郭勒市-巴林右旗-正镶白旗-四子王旗-临河市-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甘肃省金塔县-新疆哈密-奇台县-塔城市,分布的南限由东到西为江苏省徐州市-河南省商丘市-许昌市-洛阳市栾川县-陕西省汉中市-四川省成都市-西昌市-攀枝花市-云南省大理州。(3)西伯利亚杏和野杏垂直分布上、下限随着地理纬度的增加均呈现降低的趋势,随经度的增加有逐渐减小的趋势,但东北杏垂直分布上、下限随经度的增加有逐渐增高的趋势。(4)根据山杏在我国各地分布的集中程度与资源数量的不同,将山杏分布区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集中分布区、次集中分布区和零星分布区。我国山杏集中分布区和次集中分布区总计面积为226.67万公顷(3400万亩),杏核年产量为19.25万吨。其中,山杏集中分布区是大兴安岭东南麓山前低山丘陵,包括蒙东、冀西和辽西地区,纯林和混交林共141.33万公顷(2120万亩),年产杏核15.20万吨,是发展山杏能源林的理想地区。次集中分布区各种混交林总计约有85.34万公顷(1280万亩),年产杏核4.05万吨。(5)依据山杏作为能源树种的特点,遵照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提出了由目标层、控制层和指标层组成的山杏优良性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今后的山杏的优良林分、优良类型和优良单株选择提供理论依据。(6)根据山杏优良林分选择的标准,共选择出西伯利亚杏优良林分5个,东北杏优良林分1个,野杏优良林分1个,共计选择7个优良林分,分别为:西伯利亚杏纯林、西伯利亚杏虎榛子混交林、西伯利亚杏油松混交林、西伯利亚杏绣线菊混交林、西伯利亚杏酸枣混交林、东北杏蒙古栎混交林和野杏野苹果混交林。(7)根据山杏优良类型选择的标准,共选择出优良类型8个,分别为西伯利亚杏在大兴安岭南麓的优良类型为大心脏核型和中椭圆核型、长白山北部山地小卵圆核类型和燕山南麓太行山北段地区中心脏核型和大心脏核型;东北杏在长白山中北部山地的大倒卵圆核类型;野杏在豫西黄土丘陵区的小倒卵圆核型和中倒卵圆核型。(8)3种山杏初选优树178株,最终复选结果为:西伯利亚杏17株,东北杏9株及野杏7株,总计优良单株33株,这33株优良单株的综合得分都在85分以上,而且比复选优树单位面积产油量高25%以上,可以就近通过无性繁殖的手段进行推广。(9)山杏集中分布区的西伯利亚杏纯林区、西伯利亚杏虎榛子混交林区和西伯利亚杏油松混交林区,最适合作为大规模发展生物柴油原料基地。(10)山杏油脂脂肪酸的碳链长度集中在C16~C18之间,与普通柴油主要成分的碳链长度极为接近,非常适合用来生产生物柴油。其中,西伯利亚杏和野杏不同分布区杏仁油脂均符合美国生物柴油标准和德国生物柴油标准,而东北杏不同分布区油脂只符合美国生物柴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