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黄土高原防护林和经济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样地调查和冠层分析仪测定的方法,分析和比较了林分结构和冠层特征,得出了以下主要结论:(1)在防护林中,刺槐林下分布植物28种,主要以菊科、禾本科和豆科为主。中龄林密度为700-900株/hm~2时,其径阶结构接近正态分布,较小的林分密度促进了胸径生长,而较大的林分密度促进树高的生长。密度为925株/hm~2的中龄林具有较好的林分结构;不同密度林分的冠层特征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油松林下有植物20种,主要以禾本科和菊科为主。密度为900株/hm~2的幼龄林和575株/hm~2的中龄林,其径阶结构接近正态分布。在相同林龄下,油松林也存在随林分密度的增大,胸径生长减小,树高生长增大的规律。密度为900株/hm~2的幼龄林和500株/hm~2的中龄林林分结构较好。不同密度林分的冠层特性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侧柏林下有植物17种,主要以菊科和禾本科为主;密度为1250株/hm~2幼龄林和750株/hm~2的中龄林接近正态分布。密度为800株/hm~2的幼龄林和525株/hm~2的中龄林林分结构较好。不同密度林分的冠层特性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2)在经济林中,随着林分密度的减少,幼龄核桃基径增加,中龄核桃的基径、枝条数和枝下高呈减少趋势。中龄林各项冠层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中龄林较好的株行距为4m×5m。随着密度的增加,花椒幼龄林的基径和枝条数增加,中龄林基径、冠高和冠幅有减少的趋势,枝下高有增加趋势,老龄林的基径、枝下高、冠高和冠幅减少,不同林龄的各冠层特性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中龄林较好的株行距为3m×5m,老龄林为3.5m×4.5m。随着密度的减少,仁用杏树体各项指标和树冠截获的辐射能、散射能、直射能增加。各冠层特性指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较好株行距为4m×6m。枣树冠层各项指标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幼龄林较好的株行距为2m×4m,中龄林为3m×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