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瘟是由青枯假单胞菌(Ralstoia solanacearum Smith)引起的一种分布广泛的毁灭性病害。目前大多采用各种化学杀菌的方法防治,但效果不明显,很难从根本上根除姜瘟的发生。化学杀菌剂的使用,导致生姜中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残留增加,影响食物安全,使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受阻。随着化学肥料的大量使用和土壤复种指数的提高,再加之目前未能找到理想的防治方法,使得近年来姜瘟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生物防治因其无毒、副作用,将是防治的有效途径。因此,本研究对从姜田土壤中分离出来的一株对姜青枯假单孢菌有较强抑制作用的拮抗链霉菌SR-11菌株进行了诱变选育研究以及对正变株SR-9菌株进行了固体发酵的可行性研究。SR-11在菌丝培养液中的对数生长期为50~55h。培养基中加入0.5%的甘氨酸和4%的蔗糖既可保证形成一定量的菌丝,又可使菌丝的分散程度较好,并可提高菌丝对溶菌酶的敏感度,有利于原生质体的释放;对照生长后期的菌丝体形成原生质体的速度与初期、静止期差别不显著。在32℃水浴90min条件下,SR-11最佳溶菌酶浓度为2mg/mL。SR-11原生质体经紫外线处理1min后再用亚硝基胍处理,得到一株生物活性提高68.42%的正变株9#菌株,其传代稳定性研究表明,SR-9菌株经过7代选育,其稳定性好。在SR-9菌株固体发酵的可行性研究中,对该菌株固体发酵培养条件下所产活性物质对姜青枯假单孢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抗菌谱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链霉菌SR-9菌株经固体发酵培养,所产活性物质对姜青枯假单孢菌表现出强的抑菌活性,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以及多种病原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在对固、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下产生的活性物质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后者对姜青枯假单孢菌的抑菌活性稍强,但无明显变化,在抗菌谱方面也无明显变化。对SR-9菌株固体发酵培养所产活性物质进行了温度、酸碱度和酶三个方面的稳定性试验,在37℃~100℃,pH3.0~pH11.0处理10min以及胰蛋白酶和蛋白酶K处理1h后,对青枯假单孢菌的抑菌活性不变,在100℃处理30min,抑菌圈稍微变小,但对青枯假单孢菌仍具抑菌活性,说明该物质对热、酸、碱及酶的稳定性强。在固体发酵条件的研究中,研究了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及无机盐、起始pH值、培养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链霉菌SR-9菌株发酵产物抑菌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起始pH值7.0~7.4,培养温度28℃,培养120h时SR-9菌株发酵产物的生物活性最强。碳氮源分别以黄豆粉和尿素最好,生长因子和无机盐分别以蛋白胨和硫酸亚铁抑菌效果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