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词的认知转喻分析

来源 :西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9yky2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典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展现了我国传统语言的独特魅力。该研究发现我们的古典诗词中存在大量的转喻现象。从认知转喻的角度解读中国古典诗词是一个新的领域。欧阳修的词在我古典诗词的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在对欧阳修词的研究中多是从文学角度的探索,包括内容、艺术风格、思想、意境等,很少从认知角度进行解读。本文尝试从认知转喻的角度来研究欧词。在对欧阳修词集的整理中,最全面而且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唐圭璋的《全宋词》,其中收录了欧阳修的231首词。本文作者就是以这231首欧词为语料,引用大量词例对其中的转喻使用和功能进行了穷尽性探索与分析,为我国古典诗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本论文研究发现:(1)转喻在欧阳修诗词中的运用十分普遍,共发现了243处。平均每首词至少包含一处。这些转喻主要涉及数词、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等四大类。它们的使用与我们的文化经验息息相关,体现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2)欧词中的情感转喻通过借助身体的反应来指代情感的这种表达方式,可使我们对诗词作者情感的理解有了身体经验作为基础。(3)转喻的经济性特点以及它独特的部分与整体的替代关系能够有效地构建更为简练、精辟,且更容易理解的诗词语言。(4)转喻映射能够扩展读者的想象。诗行中转喻词只是在诗行所构建的认知模式中的一个突显或易感知的部分或者整体概念而并没有将该认知模式内所有相关信息列出,这样就形成了信息空白,为读者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5)转喻是用突显的部分代整体或者易感知的整体代部分,使读者在理解部分的同时对整体意象也有了感知,或者在理解整体意象的同时也体会到其中突显的部分,这就使我们对意象有了动态的,更为形象、生动的理解。总之,该论文的研究使读者能够体会到我国古典诗词中转喻的普遍存在,了解转喻在诗词分析中的重要作用和功能,同时也为古典诗词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本研究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如欧词中还有更多的转喻有待发现,以及这些转喻的功能也有待进一步解读。
其他文献
对外汉语副词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难题,如何有效的进行副词教学一直为学界所关注。本文主要是探讨小句中枢语法理论与对外汉语副词教学的关系,试图通过小句中枢语法理论
作业表现模式对作业治疗实践意义重大,它具有时代、地区文化特点,在我国,需要建立适合我国特色的作业表现模式,以指导我国作业治疗实践的开展。
当今,各学科的独立发展带来了科学技术的空前繁荣,同时也给信息共享带来了一些阻碍。因为背景与基础的差异,学科间本质相同或相近的概念却产生了迥然不同的认识。这些知识层
本文主要研究语言中句法限制被消解现象的两个方面:句法层面上许多原本不可接受或不自足的语法结构,因为加入一些主观性的成分,句子的可接受度大大增强;在语言演变的过程中,一
社会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养老保险金,它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设立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而在西藏自治区,随
在社会发展中,社会保障制度是“安全阀”“减震器”,但与此同时也受到来自内部、外部的风险影响。如今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发展与进步,社会稳定性提高,产生的风险会降低,而随着
1 病例介绍 1.1 病例1 患儿,女,4 d余,因皮肤进行性黄染3 d,反应差伴面色发绀半天入院.患儿系足月儿,无窒息抢救史,生后1 d余出现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在产科住院时建议转新
现代汉语述宾三字组是指汉语中三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以1+2的形式组合在一起,其内部结构关系为述宾,而外部整体功能却不一定就是动词性的,这完全取决于整合度的高低。近20年的
正字學興盛於唐,并贯穿於整個唐代曆史。唐代的正字活勤有著顯著的成效,在漢字规范進程中具有曆史性意義。研究唐代正字法就能夠了解唐代是如何進行文字规范工作的,這些都值
汉语的词汇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系统。与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复音词占据核心统治地位的现状不同,在上古时期,占主体地位的却是单音词。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汉语词汇复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