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属植物形态多样性及镉积累特征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鸢尾植物有吸收重金属的特性,且品种资源丰富,因此其在修复重金属方面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安徽阜阳地区72个鸢尾品种的表型性状进行了形态多样性研究;并对10个不同品种鸢尾在20 mg/kg镉含量条件下镉积累差异进行了系统研究,同时深入分析了4个品种鸢尾的超微结构。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鸢尾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形态多样性指数在0.29~2.02之间,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1.54;表型性状变异系数范围为22.41%~48%,平均变异系数为37.32%。对鸢尾属植物15个表型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了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2.78%。通过聚合层次聚类分析法分析显示,72份鸢尾样品的表型性状可被聚为2个大类。对鸢尾的聚类结果显示,花菖蒲在安徽阜阳地区的品种适应性能力弱于西伯利亚鸢尾、德国鸢尾和路易斯安娜鸢尾。(2)镉对大部分鸢尾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对蝴蝶花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花菖蒲(Iris ensata)的根系镉吸收含量和植株镉积累总量最高,分别为20.46mg/kg和60.6ug,生长受到的影响较小,适用于镉污染地区的植物修复;蝴蝶花(Iris tectorum)镉吸收含量低,生长受到促进作用,适用于作为镉污染地区的替代种植植物;而其他品种镉吸收量极低,生长受到的抑制作用大,不适宜在镉污染地区种植。(3)超微结构观察结果发现,镉会导致鸢尾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变形,其中黄菖蒲细胞间隙明显增大,镉大部分聚集在细胞壁之外;镉会破坏细胞膜结构,甚至导致线粒体结构破碎、溶解,叶绿体肿胀且膜结构溶解;细胞核形态变化不明显。线粒体、细胞质壁结构对重金属镉的敏感程度较叶绿体和细胞核更高。
其他文献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显示:人类必须在本世纪中叶之前将全球温度升高控制在1.5℃以内,才能将各种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对人类
单相逆变器在小于10k W功率等级的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广泛使用,例如分布式光伏发电,储能单元和燃料电池等并网系统。然而单相逆变器系统存在固有的二倍工频功率脉动问题。解
在国家机场布局规划政策引导下,各机场航站楼扩建项目提上日程,卫星厅作为当下机场航站楼扩建的主要建筑形式,空间内部集各种高精尖设施于一体,照明作为该空间内公共设施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及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深圳机场卫星厅照明设计为例,有针对性的制定创新路径,细化局部照明,借助照明手段渲染空间整体氛围,突出建筑形态美感,营造人性化的光环境从而提升机场的整体形象及出行效率。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
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技术不断的进步,增材制造作为一种新兴的加工制作技术,正在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医疗以及生物科学等领域。本文详细介绍了增材制造的基本原理以及技术分类,重点研究金属选择性激光熔化技术。针对系统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高精度控制卡设计方案;对扫描数据文件不够精确的问题提出了 CAD三维模型直接切片生成矢量化数据方案;对激光扫描过程中参数控制以路径填充问题进行了分析研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医学图像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日趋增多。但是在享受医学图像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在公用网络传输中存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非法拷贝和篡改的
高温气体效应会严重影响高温气体流场的流动特性,进而影响高超声速磁流体控制效率。基于低磁雷诺数假设,通过耦合求解带电磁源项的三维Navier-Stokes流场控制方程和电场泊松
虽然建筑行业的生产总值占到了国内生产总值的1/4左右,但是在该行业中的安全事故率也是最高的。由事故致因理论可知,80%以上的事故都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这使得学者们展开了对人的安全行为的广泛研究,其中安全氛围在近些年来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根据国内外众多学者关于安全氛围的研究,将安全氛围分成了三个维度:安全管理承诺、安全监督、工友支持,并将“多层级安全氛围”的概念引入其中,将安全管理承诺视
论文描述了溪蟹科淡水蟹2新属4新种:鸡足山弓肢溪蟹Arquatopotamon jizushanense gen.n.,sp.n.,临沧半圆溪蟹Semicirculara lincangense gen.n.,sp.n.,花坪亚热溪蟹 Yarepota
在全球范围的典型样区计算抽样单元土壤水蚀速率,旨在为全球范围内抽样单元土壤水蚀速率计算提供参考。以位于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泰国区域的土壤水蚀典型样区为代表区域,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恶性传染病。本文基于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技术,旨在针对HIV-1 P24抗原和HIV-1抗体建立一种快速、高效、价格低廉且无需专业人员操作的检测方法。HIV-1 P24抗原检测部分根据免疫层析技术中的双抗体夹心原理,通过试纸条检测线(T线)与质控线(C线)的峰面积比值与样本中的P24浓度成正比,从而实现血清样本中P24抗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