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研究目的:构建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评价该干预方案对脑卒中后疲劳、康复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研究方法:1.干预方案构建: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依托心理应激多因素系统理论,初步构建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咨询康复科及神经科领域专家,对干预方案进行修改后根据预试验结果进行完善,最终形成一套简单易行、安全经济的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2.干预方案实施:选取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构建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评价该干预方案对脑卒中后疲劳、康复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研究方法:1.干预方案构建: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依托心理应激多因素系统理论,初步构建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咨询康复科及神经科领域专家,对干预方案进行修改后根据预试验结果进行完善,最终形成一套简单易行、安全经济的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2.干预方案实施: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0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科的脑卒中后疲劳患者66例,将患者按照SPSS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干预时间共8周:对照组给予康复科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心理应激多因素系统理论的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在干预前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atigue Severity Scale,FSS)、脑卒中康复自我效能问卷(Stroke self-efficacy questionnaire,SSEQ)及Barthel指数量表(Barthel Index,BI)基线资料,干预后即刻收集FSS、SSEQ及BI量表资料,采用SPSS25.0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评价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对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康复自我效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效果。研究结果:最终共64例患者完成干预方案,其中观察组32例,对照组32例。干预过程中共失访2例,失访率为3.03%。干预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计费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SS得分由(48.25±7.14)分降至(24.28±11.37)分;SSEQ得分由78.46(71.15,83.85)升至90.00(85.00,95.96),BI得分由45.00(31.25,73.75)升至70.00(61.25,85.00),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SS得分低于对照组,经非参数检验分析SSEQ和BI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1.基于心理应激多因素系统理论构建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初稿,并在咨询相关领域专家后形成一种简单易行,安全有效,适合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的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2.瑜伽休息术干预方案可有效缓解脑卒中后疲劳患者疲劳症状,提高患者康复自我效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1.通过量性研究,调查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发生率、出现用药偏差的类型及原因;2.探讨影响老年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在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偏差的影响因素;3.通过质性研究,深入了解老年骨折疏松性骨折患者在医院-家庭过渡期用药出现偏差的真实体验,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方法:1.选取于2020年3月~9月入住福建省某三甲医院,经骨密度检测确诊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210例住院患者
研究目的:探讨运动结合认知训练在脑出血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中的作用,同时还探讨该训练对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住院周期以及出院后锻炼依从性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的临床康复护理实践提供指导和依据。研究方法:根据文献调研及专家咨询,结合脑出血患者的实际运动情况,最终形成运动结合认知训练方案。选取76例湖州市某医院2020年01月至2021年01月收治的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研究对象按照SPSS形成的随机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以2016年更新的JBI循证保健模式为指导,在综合最佳文献证据、临床情景访谈资料、多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我国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情形、贴近临床的跌倒预防方案,为老年精神科工作者提供最佳的患者跌倒预防策略。研究方法:在2016年JBI循证理论指导下,通过全面地检索和评价主题相关中、英文文献,提取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预防的文献证据;通过选取临床一线医护、后勤人员进行焦点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构建慢性伤口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问卷,调查杭州市某医院慢性伤口患者的基本情况,居家护理需求的现状,探讨慢性伤口患者居家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了解不同慢性伤口患者的居家护理需求特点,为今后完善慢性伤口居家护理服务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首先通过文献回顾、询问患者需求、专家咨询后构建慢性伤口患者居家护理服务需求问卷,检测问卷信效度达到要求后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选取2020
研究目的:(1)给患者提供可视化的康复动作指导,使患者更好的掌握康复锻炼方法及要点;(2)让患者明确肩袖损伤术后康复的重要意义,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健康信念和依从性,最终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研究方法:(1)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请骨科医生和康复师编写肩袖损伤术后康复微课的脚本,在此脚本的基础上使用相机拍摄,运用“爱剪辑”软件进行整理和编辑,最终完成肩袖损伤术后康复微课的制作;同时制定出以健康信念模
当前,传统品牌面临老化危机。百雀羚是首屈一指的中国传统化妆品品牌,然而,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下,百雀羚这个轰动一时的老字号品牌一度被湮没。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品牌的价值核心已无法满足当下大众的消费需求,人们必须在传承传统品牌文化的基础上,加以重塑。百雀羚另辟蹊径,通过对品牌视觉形
研究目的:1.通过对AECOPD患者无创机械通气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指标进行现况调查,了解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2.对AECOPD患者无创机械通气面罩不同漏气量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相关指标的分析研究,探讨漏气量与胃食管反流两者之间的关系。3.通过胃食管反流病调查问卷(GERD Q量表)与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诊断的一致性检验,确定反流问卷的判别效果。研究方法: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采用判断抽样的方式对某三甲医院2
研究目的:探究多模态运动联合音乐引导成像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与认知的改善效果。研究方法:1干预方案的构建通过文献查阅结合临床实践,拟定多模态运动联合音乐引导想象干预方案初稿;通过两轮专家会议论证,对初稿进行修订和完善,确定干预方案。2干预方案的应用。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老年精神科住院的抑郁症患者120例。采用区组随机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
研究目的:为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制定专科化的麻醉苏醒期前馈控制护理措施提供参考;探讨前馈控制护理措施对预防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应用效果。研究方法:(1)基于前馈控制管理理论,成立前馈控制小组,分析麻醉复苏室全麻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并在查阅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初步制定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麻醉苏醒期前馈控制的护理措施,最后经过相关专家咨询确定最终的前馈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强度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吸气肌功能、肺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干预效果;同时验证高强度吸气肌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干预效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浙江省湖州市某三级医院康复科脑卒中偏瘫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中强度组(B组)、高强度组(C组),每组26人。三组患者均接受康复科常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