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评价

来源 :新乡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342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随着结核病基础研究的迅速发展,在免疫学检测方面已先后开展了一些较为可靠的结核病检测方法,尤其近年研发的一种新技术——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已在许多欧美国家得到认可并被应用于临床诊断。但在我国由于存在较高的结核潜伏感染率,对于此种检测方法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仍存在争议,因此我们进行以下研究来进一步评价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目的通过将T-SPOT.TB分别与血清结核抗体检测、皮肤结核菌素试验在疑诊活动性结核病患者中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比较活动性结核患者与结核潜伏感染者T-SPOT.TB阳性结果的斑点数,来评价T-SPOT.TB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3年3月至2013年1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中疑诊活动性结核病的患者167例,进行T-SPOT.TB、血清结核抗体、结核菌素试验检测。依据辅助检查结果、临床疗效观察及长时间随访结果等依据最终确定诊断,将上述三项检测结果与最终临床诊断相对比,以敏感性、特异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评价指标,将T-SPOT.TB分别与血清结核抗体、皮肤结核菌素试验进行比较。分别分析年龄、营养不良及重症结核对T-SPOT.TB敏感性的影响。统计活动性结核患者与结核潜伏感染者T-SPOT.TB阳性结果斑点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T-SPOT.TB、吉核抗体检测、结核菌素试验的敏感性分别为90%、28%、55%,T-SPOT.TB分别与另两项检测方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T-SPOT.TB、结核抗体检测、结核菌素试验的特异性分别为81.3%、79.1%、76.9%, T-SPOT.TB分别与另两项检测方法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3) T-SPOT.TB、结核抗体检测、结核菌素试验的阳性似然比分别为4.813、1.34、2.38,阴性似然比分别为0.12、0.91、0.59,T-SPOT.TB的阳性似然比最高,阴性似然比最低。(4) T-SPOT.TB、结核抗体检测、结核菌素试验符合率分别为84.8%、58.9%、68.2%, T-SPOT.TB分别与另两项检测方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 T-SPOT.TB、结核抗体检测、结核菌素试验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6%、47%、61%, T-SPOT.TB与结核抗体检测相比存在统计学差(P<0.05),与结核菌素试验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O.05)。(6) T-SPOT.T B、结核抗体检测、结核菌素试验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62.6%、72.7% 。 T-SPOT.TB分别与另两项检测方法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01)。(7)营养不良组与无营养不良组、老年组与非老年组、重症结核组与非重症结核组T-SPOT.TB敏感性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8)活动性结核患者与结核潜伏感染者T-SPOT.TB阳性结果抗原A孔斑点中位数分别为21与14,二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抗原B孔斑点数中位数分别为25与3,二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O.05)结论T-SPOT.TB是一种诊断结核病的较好方法,阴性结果对排除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价值较高。阳性结果对判断结核是否活动作用有限。
其他文献
本文认为,对于争议性科学议题的报道需要从精确概念入手,使报道根植于科学本身,基于科学规范而不仅仅是新闻规范。评价争议性科学报道的标准之一,是看报道是否促进了公共教育
钩端螺旋体病(leptospirosis,简称钩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感染引起的全球性人兽共患传染病,流行范围广,危害大。在我国,多发生于水稻种植区域,是洪涝灾害时重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学说指导下靳三针联合推拿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8年4月收治的小儿脑瘫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门诊号单双号分组法分为观察
本文以参加2008年中国全明星啦啦操锦标赛的135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其运动损伤发生的规律、特点及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损伤原
甲型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出现的人畜共患现象已引起社会恐慌。H5N1病毒侵染机体,与宿主蛋白相互作用以完成病毒复制和转录,为了确定宿主蛋白在H5N1病毒致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本实
目的:观察不同免疫状态下慢性HBV(hepatitis B virus,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细胞)比例及血清中细胞因子IL-10、IP-10水平的变化特点
当前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是职业院校和企业进行深度合作,然而现有企业和学校的合作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学校人才输出和企业需求不对接、企业缺乏办学原动力、校企合作模式缺
目的:脑曼氏裂头蚴病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在临床上首诊时容易被误诊。本研究通过总结32例江西地区脑曼氏裂头蚴病患者的临床
目的:总结坏死性肺炎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措施和护理体会。方法:对2007年8月至2Ol2年7入住本院,经肺组织病理确诊为坏死性肺炎的9例患儿进行治疗和全面且有针对性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