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回族习惯法中的赠与规则

来源 :青海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Fairy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族赠与规则是回族习惯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内容庞杂,对回族民众生活影响深远。回族赠与规则脱胎于伊斯兰法,却吸收和兼具中国传统文化,并形成了一整套兼具民族特色的规则体系。回族赠与规则与国家赠与制度在诸如形式、内容及方式等方面存有一定的冲突,应加以调和。但其与国家赠与制度在运行效果等方面又具有一定的契合之处,若加以调和之,必将对我国赠与理论、立法及司法产生积极贡献。  本文除前言和结语外,正文包括四章内容:  第一章简要分析了我国的法制现代化背景下的回族赠与规则及其当代命运,通过对当前我国法制发展的描述,分析了回族习惯法中的赠与规则将何去何从,指出,回族赠与规则依旧在回族民众中发挥着广泛的作用,在学术界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地学者们地关注。  第二章梳理了回族习惯法中赠与规则的具体表现形式,通过介绍国家法视野中的赠与制度,与回族习惯法中的赠与规则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解读“则卡提”、索代盖、“外格夫”的相关内容,进一步展示了回族习惯法赠与规则的主要内容。  第三章分析了回族习惯法中的赠与规则与国家法中的赠与制度无论从赠与形式还是赠与限制及撤销方式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冲突。相反,在某些方面,两者具有一致性和契合性。回族习惯法中的赠与规则与国家法赠与制度从本质和效果来看,都是在通过一定的调整手段并试图在这一方面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社会秩序。  第四章从理论、立法、司法的角度分析了回族习惯法中的赠与规则对我国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可能贡献。无论从我国赠与制度的理论来看,还是从立法来看,回族习惯法中的赠与规则对我国赠与制度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本文提出的应注重指导性判例的运用及少数民族权威人士参与协助司法的构思为解决冲突及社会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
其他文献
F53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外引油葵雄性不育系HS55A与自选不育恢复系5069组配而成的油葵单交种。属中熟油用型杂交种,具有高产、高油、生育期适中、抗性好、适应
在东北地区,通过田间试验,最终筛选出薯片加工型品种春薯5号适宜在二季作地区生产;美国切片和丰白适宜在二季作区、一、二季混作区和一季作区生产;斯诺丹适宜在一、二季混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