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利培酮属于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通过对多巴胺D2受体和5-羟色胺受体的双重阻滞作用发挥抗精神病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慢性精神分裂症和其他成人、儿童精神疾病,包括广泛性发育障碍、自闭症和注意缺陷障碍,与其他药物相比副反应小,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拉莫三嗪是一种新型苯三嗪类的抗癫痫药,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癫痫疾病,尤其针对部分发作或全身强直痉挛发作的附加、单药治疗,或儿童、孕妇癫痫患者首选药物,也适用于各种类型情感障碍和抗抑郁治疗等。近年来精神药物优先使用色谱或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LC-MS/MS)因具有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得到广泛使用,使多数精神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测定成为可能,成为临床药物浓度研究和监测的常用方法,液相色谱技术(HPLC)同样是监测精神药物的常用手段。LC-MS/MS法采用串联质谱的原理测定利培酮,HPLC法采用色谱分离的原理测定拉莫三嗪,前者可以测定ng、pg、fg级别的量,而后者通常可以测量到μg级别的量,有时可以测量到ng级别的量,因此根据参考范围的差异,利培酮通过LC-MS/MS方便检测,拉莫三嗪的含量使用HPLC方法可以检测。药物浓度监测是根据不同患者个体量体裁衣式的制定给药方案的有效方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对精神类疾病的精准治疗有重要价值。由于不同患者个体差异性较大,尚需要寻找更快速简便的测定方法监测药物浓度,防止药物无效或不良反应等,实施患者的精准化治疗。第一部分,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浓度的方法建立及临床应用目的1.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利培酮和9-羟基利培酮的药物浓度,对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2.用LC-MS/MS法对一千多份服用利培酮精神患者样本进行临床检测,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并为临床精神药物浓度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和资料,多次调试和改变液相-质谱联用仪色谱和质谱参数,建立初步的LC-MS/MS方法测定利培酮药物浓度。2.对建立的LC-MS/MS法进行系统的方法学评价和验证。3.收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普通精神科住院的服用利培酮的精神患者血浆标本1076份。其中女性285人,年龄范围973岁,男性292人,年龄范围1166岁。运用建立的LC-MS/MS法测定患者利培酮的血药浓度,并对检测结果分析总结。结果1.液相条件:ES Industries C18(2)(100×2.1mm,3μm)色谱柱;流动相为B相-0.1%甲酸乙腈溶液和A相-50%甲醇水溶液(含6mmol·L-1乙酸铵);梯度洗脱;总流速为0.6m L·min-1;进样量10μL;柱温30℃。2.质谱条件:电喷雾(ESI+)为离子源;正离子条件下采用多反应监测(MRM)的扫描模式;利培酮、9-羟基利培酮及地西泮内标离子通道分别为m/z411.3→m/z191.1、m/z427.2→m/z207.0和m/z285.1→m/z193.1。离子源参数:CAD6psi,CUR 10psi,GS1 40psi,GS2 50psi,IS 4000v,TEM 500℃,RIS:m/z411.3→m/z191.1,DP 55v,EP 12v,CE 29v,CXP 13v;9-OHRIS:m/z427.2→m/z207.0,DP 40v,EP 13v,CE 37v,CXP 13v;地西泮:m/z285.1→m/z193.1,DP 70v,EP 10v,CE 30v,CXP 8v。Dwell time均为200ms。利用software Analyst V1.5.2软件(AB SCIEX)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3.方法学评价: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中9012“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对所建方法进行验证。按照ISO15189:201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对所用仪器进行校准,做好实验室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规范工作流程,保证结果及时可靠。利培酮在0.16101.40μg·L-1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定量下限为0.16μg·L-1,9-羟基利培酮在0.40256.80μg·L-1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定量下限为0.40μg·L-1;在定量下限、低、中、高浓度批内与批间精密度的标准偏差(RSD值)均小于10.90%,准确度符合要求;含分析物血浆样品在不同储存条件下结果稳定。4.临床应用:所有样本均参考AGNP-TDM专家组推荐RIS和9-OHRIS血药浓度治疗范围2060μg·L-1进行临床剂量调整。监测结果发现577例患者中有69.3%的患者RIS血药浓度在此范围内,多次监测的患者245人中有68.2%在此浓度范围内。在多次监测的患者中男性患者140人,女性患者105人,其中男性患者62.1%血药浓度在推荐治疗浓度范围内,而女性患者为76.2%。实验室建议临床医生依据AGNP专家组推荐治疗浓度范围进行剂量调整,临床监测结果按百分位数法(P2.5P97.5)计算,得出总RIS实际测定浓度范围为13.3093.22μg·L-1。结论1.建立利培酮临床血药浓度研究与测定的LC-MS/MS分析方法,样品分析速度快,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室内质控稳定性好。2.运用此方法监测分析1076份临床样本结果显示,实验室建议临床医生使用ANGP-TDM专家组的推荐治疗浓度范围(2060μg·L-1)进行剂量调整,实际监测临床结果通过百分位数法统计分析得出国人总利培酮临床实际测定浓度范围(13.3093.22μg·L-1),此范围相比于专家组推荐治疗浓度范围更宽,且多次监测的患者中女性血药浓度相对于男性更趋于稳定。第二部分,HPLC法测定人血清中拉莫三嗪浓度的方法建立及临床应用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人血清中拉莫三嗪的浓度。方法样本预处理采用甲醇和乙酸铅蛋白沉淀法,以苯代三聚氰胺为内标,波长为207nm的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采用ES Industries C18(2)色谱柱(50mm×2.1mm,3μm)分离化合物,流动相为A相-超纯水和B相-纯甲醇,20%B等度洗脱,总流速为0.6m L·min-1,进样量20μL;柱温40℃。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中9012“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对所建方法进行验证。结果采用甲醇和乙酸铅沉淀蛋白法,经实验比对发现沉淀蛋白比仅用甲醇效果更好,拉莫三嗪在1.1837.75μg·m 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在定量下限、低、中、高浓度批内与批间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3.1%,准确度符合要求。处理过血清样本放置1天结果稳定,未处理血清样本于28℃冰箱存放一周测定结果稳定。结论建立测定拉莫三嗪临床血药浓度监测的HPLC分析方法,采用甲醇和乙酸铅蛋白沉淀法效果更好,样品干净,结果更准确。样品分析速度快,操作简便,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室内质控稳定性好,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并成功应用于拉莫三嗪临床药物浓度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