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叶薯蓣中皂甙的提取分离、结构剖析及生物活性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purp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因此,控制钉螺是血吸虫病防治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常用的氯硝柳胺等化学灭螺剂,虽有高效速效的技术优势,但存在对鱼毒性大及价格高等弊病,因而从上世纪30年代以来,研制灭螺高效、环境安全及价格低廉的植物灭螺剂成了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至今尚未研究出一种达到WHO要求的植物灭螺剂。研究的内容和意义开展杀螺显效植物DZ根茎中皂甙的提取分离、结构剖析及生物活性研究,为创制WHO标准的新型杀螺药物提供设计依据和物质基础。研究方法和结果DZ中皂甙的提取分离和结构剖析研究:使用DZ根茎原粉,经80%EtOH超声水浴浸提,离心、活性炭脱色、结晶及CCL法的分离纯化,获得有效皂甙单体DZ-I。经HPLC-VWD和ELSD检测,DZ-I的纯度为98%,结构解析进行中。DZ-I的生物活性研究:依照WHO灭螺试验法研究,8.0 mg·L-1和16.0 mg·L-1。的DZ-I浸泡48h,灭螺率分别为91.6%和100%。使用钉螺软体组织制备的GPT,在经L25(56)正交试验法确定GPT反应的最佳组合条件(酶浓度0.1mg·mL-1,底物浓度5μmol·L-1,反应体系pH6.5,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30min)下,用1.0、5.0、10、50、100 mg·L-1的DZ-I作用GPT,其诱导活性分别为168、138、96、75及57%,结果显示低剂量DZ-I的诱导活性高。使用平板抑菌法,50 mg·L-1对棉花枯萎菌、水稻纹枯菌、黄瓜灰霉菌、小麦赤霉菌、苹果轮纹菌及棉花炭疽菌48h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6.32、10.26、17.39、3.70、28.30及4.55%
其他文献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显示,中国青年人口的数量正在持续减少,未来五年将净减3000万人。  人口学者呼吁,2020年以后青年人口减少的势头更猛,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青年人口呈减少趋势  对于青年人口,目前存在多个不同的统计口径。比如联合国将15到24岁的人口定为青年,世界卫生组织将18到44岁的人口定为青年,我国国家统计局则将15到34岁的人口定为青年。但人口学者发现,无论按照这些口径的哪一
沈阳市旅游学校英语组开始支架式教学模式的课题实践,实践表明:支架式英语口语教学模式有助于引导中职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有效增强教学效果。
1病例资料男,16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天入院。查体:右下腹压痛,轻度肌紧张。查血白细胞13.6×10^9/L,中性粒细胞0.86。诊断:急性阑尾炎。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见阑尾充血、
复方苦参注射液(Compound KushenInjection,CKI)的主要有效成分是从苦参和白土苓两味中药中提取的苦参碱(Matrine,MA)和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多项临床研究结果提示CKI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哮喘的一种潜在形式,特点是气道的变应性炎症反应和气道高反应性,表现为慢性咳嗽反复急性发作,甚至发展成为典型的支气管哮喘,故早期诊断及正确治疗尤
对移动机器人的通信需求进行了归纳分类,阐述了串口操作中的几个关键技术,介绍了设计的一个串行通信类,并具体介绍了设计的针对移动机器人、基于无线传输、以消息和文件两种
本文结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持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针对储粮驱鼠灭鼠领域,研究出一种能利用电磁辐射驱鼠灭鼠的物理方法,并研制出一套能在大、中型粮库中应用的
随着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实践教学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整个教学改革中越来越显现出它的重要性。由于实习基地有限,很难保障每个学生真正经历实习关和校外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