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藤碱制剂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评价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an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青藤碱制剂——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促进基于正清风痛宁的中西药物联合方案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为RA的治疗提供一个疗效好与安全性佳的方案。  方法:  1.回顾性研究:于广东省中医院门诊电子病历系统收集病例,按治疗方案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4例RA患者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方案为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口服,每次120mg,每日2次;MTX片,每次口服10-15 mg,每周1次;对照组予LEF,20mg,每天口服;MTX片,10-15mg每周一次口服。所有患者均同时使用NSAIDs,必要时辅以补充叶酸、补钙、护胃(胃肠道反应明显者)等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的疼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指标评估疗效,肝肾功能等指标评估安全性。  2.前瞻性研究:30例患者均来自广东省中医院风湿科门诊,符合纳入排除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正清风痛宁+MTX组(治疗组)、LEF+MTX(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予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口服,每次120mg,每日2次;MTX片,每次口服10-15 mg,每周1次;对照组与MTX片,10-15mg每周一次口服;LEF,20mg,每天口服。所有患者在观察期间均同时使用NSAIDs或必要时小剂量激素(强的松10mg/d)并辅以补充叶酸、补钙(使用激素者)、护胃(胃肠道反应明显者)等对症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及治疗前、治疗4周、12周进行疾病活动评价(DAS28)、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以及实验室指标ESR、CRP、肝肾功能、血常规等。评价两组的疗效与安全性。  结果:  1.回顾性研究:选取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至广东省中医院门诊就诊,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人,共5707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最终符合对照组(MTX+LEF组)的有25例,治疗组(MTX+正清组)的有39例,并对其进行数据提取与统计。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以及治疗前病情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疗效方面,治疗4周、12周后,两组患者疼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及ESR、CRP、RF等实验室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4周、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及ESR、CRP、RF等实验室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方面,观察期间仅MTX+LEF组用药1月出现1例肝功异常,同时予保肝治疗,并继续原有治疗方案,后复查肝功未见异常。余患者肝功、肾功、血常规等安全性指标未见异常。  2.前瞻性研究:本研究纳入病人30例,对照组脱落病人3例,其中1例因无法配合检查时间要求退出,因肝功异常脱落2例。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年龄以及治疗前病情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疗效方面,治疗4周、12周后,两组患者疼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均较治疗前减少,晨僵时间缩短,ESR、CRP、RF等实验室指标及DAS28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4周、12周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以及ESR、CRP、RF等实验室指标、DAS28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6.67%(10/1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8/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7,P>0.05);安全性方面,疗程12周内不良反应共3例,均被判定为与药物相关。治疗组1例出现全身皮疹,停药2天后症状消失;对照组2例出现肝功异常,经停药并予护肝治疗后复查肝功未见异常。余患者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肾功等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疗程中治疗组与观察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结论:  青藤碱制剂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MTX治疗RA患者12周,其血沉、CRP、DAS28评分等方面改善与LEF联合MTX治疗RA效果相当;安全性方面,回顾性研究中,治疗组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肝功能异常,前瞻性研究中,治疗组仅1例出现皮疹,停药2天后症状自行消失,继续服药后无明显不适,而对照组出现2例肝功异常,提示正清风痛宁治疗RA安全性更佳。青藤碱制剂正清风痛宁治疗RA与LEF疗效相当,安全性更好,但能否长期控制RA病情进展,由于观察时间较短,看样本量较少,仍需做进一步观察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和比较了大粒稻和小粒稻在植物学性状和谷物生产效率的生物学特性以及谷粒产量构成因素等经济性状方面的差异.小粒稻具有株矮,茎硬,分蘖力强、有效穗多和结实率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