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22个柳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历经8年,对金乡县白洼林场、冠县苗圃和菏泽东明集林场三个试验地,开展胸径、树高等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等,并结合适应性、抗逆性等进行多性状综合选择,结论如下:1.通过开展苗期试验,得出SH-24、SH-4、D1、D34、SH-13、D108、SH-19、2460、2464等9个无性系表现较为突出。2.变异性分析表明,柳树无性系间存在广泛的变异,选择潜力较大。3.各试验林不同林龄的22个柳树无性系方差分析及多重检验表明,金乡县白洼林场试验林的8、10、15各项指标表现优异;冠县苗圃试验林各项指标排名靠前的是10、28、8、15四个系号;东明集林场试验林各项指标表现优异的有34、15、28三个系号。4.年度相关性分析表明,各性状年度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从而为柳树无性系的选择提供了依据。性状间相关性分析表明,材积、胸径、树高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且材积与其他指标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或负相关,说明通过材积、胸径、树高进行优良无性系直接选择比较可靠。5.区域试验遗传分析表明,树高、胸径、材积的广义遗传力都较高且稳定,可见无性系生长受环境影响较弱,受遗传控制较强,以此进行的选择是比较可靠的。6.对白洼林场22个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表明,可将22个无性系分为5类,其中第4第5类的8、10、15无性系生长快,材积量大,可作为速生用材优良无性系的选育材料。7.耐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柳树无性系NaCl胁迫后SOD、POD、MDA的组间变化差异不显著,说明不同无性系耐盐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柳树幼苗可以承受0.4%以下的NaCl胁迫,0.4%-0.6%的NaCl胁迫是柳树幼苗承受的临界点,0.8%的NaCl胁迫对柳树幼苗造成实质性伤害。SH30(15)、SH19(18)生长迅速,抗盐碱能力理论上较强,值得进一步研究。8.柳树各无性系的物候期及抗性情况从观察结果来看,22个柳树无性系的物候期基本相近。22个柳树无性系总体抗病虫能力普遍较强,全部22个无性系都耐低温和干旱,抗寒抗旱能力都很强。9.综合评价表明,初步筛选出3个优良柳树无性系,分别为:15、10、8号。入选的3个柳树无性系10号的平均树高为11.80m,平均材积为0.082m3,平均胸径为13.69cm;8号的平均树高为10.79m,平均材积为0.072m3,平均胸径为13.15cm;15号的平均树高为11.02m,平均材积为0.063m3,平均胸径为12.19cm。相比对照,3个无性系的材积遗传增益依次是38.58%、29.01%、14.41%。对初步筛选出柳树的无性系,在之后的时间内还需要继续观测和试验。下一步应对这些无性系的材质性状和形质指标等进行更进一步的试验和测定,以更好地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