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基础设施作为公共产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结构,不论对经济的增长与持续发展,还是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作为投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投资的规模、结构将直接决定一个区域经济增长,为此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成都市近几十年经济增长无论规模和速度,都创造了一个个新的奇迹。在2008年经济危机之前,成都市经济年均增长率均保持在10%以上,经济发展规模也从1978年的35.94亿元增涨到2015年的10801.2亿元,究其原因,除了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市积极推进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政策以外,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在后经济危机时代,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之下,当前成都市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规模和结构是否合理,未来成都市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方式的动力是否还是依赖大规模的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来驱动,未来基础设施投资应怎样配合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等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成都市为研究对象,结合世界银行2014年对公共基础设施的最新定义,即公共基础设施分为一般公共基础设施和高级公共基础设施,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公共基础设施的特征、分类以及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再从实证的角度以成都市1999年到2015年公共基础设施投资数据和经济增长数据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建立了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多元回归模型,确定了二者具体的线性数量关系,通过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第一,成都市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和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公共基础设施直接和间接影响着经济的增长,特别是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更是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二,高级公共基础设施成为成都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一般公共基础设施几十年大规模的持续投入和不断完善,教育、科技,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高级公共基础设施成为决定成都市经济持续增长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