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PBS (pH 7.2)缓冲液提取8种贝类凝集素,经50%硫酸铵分级沉淀冻干后,配成一定浓度的样品,并以12种动物及人的红细胞、5种单细胞藻类和10种微生物细胞检测各凝集素的凝集活力,以寻找活力较强的凝集素来源。结果发现,各种凝集素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香螺(Neptunea cumingi)的凝集活力最强。综合各凝集素的凝集效果,最终选定家兔红细胞为最敏感的细胞。以香螺为材料,经50%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Sephacryl S-200-HR分子筛层析,得到纯的香螺凝集素(NCL)。测定NCL的分子量、含糖量、等电点、紫外吸收光谱、氨基酸组成,研究糖结合专一性、pH及温度、EDTA、金属离子和盐度等对NCL的影响。同时,对NCL进行荧光光谱学研究,分析NCL内源荧光光谱,检测了NCL凝集活性的热稳性和不同pH值溶液对其内部结构的影响。荧光淬灭发现KI无法淬灭NCL的内源荧光,而丙烯酰胺和CsCl却可以,说明NCL分子中的Trp残基处于表面的疏水环境中。对不同季节的香螺凝集素进行提取,比较各时期的香螺凝集素的活性、热稳定性和不同pH溶液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季节的香螺凝集素具有显著差异性,其中春、冬季的活力较强,而秋季活力最弱。不同季节的香螺凝集素其最适pH基本都是在pH 6或pH 7,热稳定性保持高度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