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元398年,北魏自盛乐迁都到平城,平城开始了它长达将近一个世纪的建都历程,平城历经六帝。公元494年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几十年以后,北魏灭亡了。北魏政权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平城度过的,而北魏政权又是一个由少数民族进入中原而建立的国家,是一个胡、汉两个民族混合的国家,胡、汉两族相融合,远不是风俗习惯的同化所能达到的。相对于魏晋时代的情况来说,北魏显然有着不同的新特点。研究北魏平城政权的二元因素将有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 本文第一、二章试图通过对平城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起源于平城的胡、汉这两种因素的阐述来揭示北魏能够立足于平城长达一个世纪的原因,即平城政权所具有的鲜卑特色和汉文化特色。平城时代结束之后,平城带来的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仍然在发挥着作用。本文的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北魏迁都洛阳之后对这胡、汉两种因素所带来的的影响:即迁都遗弃了那些胡族和胡化程度较深的人口;迁都后的一系列汉化政策促进汉文化的传播和北方经济的发展。但是胡、汉融合是个自然发展的过程,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和文化上的积淀,人为的措施虽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融合,但有时会适得其反,迁都洛阳十几年北魏政权就结束了,胡、汉这两种因素的发展并没有朝着孝文帝改革的方向融合在一起。北魏虽然灭亡了,但北魏留下的鲜卑一汉文化模式的影响却在继续发挥着作用。本文的第四章主要论述了魏、齐以后的政权对这两种因素是如何继承和发展的以及这些政权推行胡化政策的实质,以揭示继北魏政权之后的各个政权都是沿着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方向前进。所不同的此时胡、汉融合的程度不同于孝文帝时期,他们部分纠正了孝文帝时期过激的改革措施,同时也说明了孝文帝的改革的方向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最后,通过对各章的综合得出结论:起源于平城的胡、汉两种因素以其所起的不同的作用,不仅在平城时代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而且继平城时代之后这两种因素各自分化但又互相影响着,最终发展的结果是这两种因素的最终融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