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收取的车辆通行费,随着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高速公路上市公司面临的竞争环境也不断恶化,单一的主业难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因此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纷纷转向多元化发展。在多元化经营方式下,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发展状况需要通过对其进行绩效评价才可以确定,与此同时其本身带有经营的垄断性、又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性,而我国目前采用的绩效评价体系不能突显其固有属性。因此亟需建立符合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经营特点的绩效评价体系。基于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1)首先,以18家经营性高速公路上市公司为样本,根据评价规则初步选取了评价指标;其次,依据数据包络法的要求,利用典型相关分析又重新构建了有效的评价体系;(2)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从横向和纵向分析可以得到有效单元和非有效单元,同时对非有效单元进行投影分析得到改进的目标值,然后进行Malmquist生产力指数的动态分析,可知后一年较前一年增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67%的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投入和产出之间没有达到最优状态,即在多元化经营的背景下,存在着规模不合理、管理体系缺陷的问题;(2)在2012-2016年期间,规模收益呈上下波动,说明多元化经营并不稳定,并且存在运营成本过高的情况;(3)从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看出,首先,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生产力指数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体现了技术进步起着重要推动作用。但是,每一年的经营效率增速在减缓,并且各公司指数存在差异,根据分析可知主要受到规模效率变动的影响,说明在多元化经营下没有带来显著地规模效益,存在着资源投入不合理的问题。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高速公路上市公司首先要做好主业,积极推进先进收费技术,保证主业稳定增长;同时适当而有效地开展多元化经营,主要关注以下方面:(1)合理开展新业务;(2)防范多元化经营风险,控制投资;(3)整合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经营规模,发挥资源优势;(4)优化高速公路上市公司内外部管理体系,完善监督机制,确保多元化发展管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