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学界虽然对《汉书》的史学和文学的成就均有系统研究,但是对《汉书》写人艺术的系统研究却鲜有涉及。本论文的写作旨在通过对于《汉书》写人艺术系统全面的研究,来弥补这方面的欠缺。本论文共分七章,分别论述班固的思想及对《汉书》写人艺术的影响;《汉书》写人的选材、结构、叙事和语言艺术;《史记》和《汉书》写人艺术的异同以及《汉书》写人艺术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本论文特以《汉书》作为研究主体,对于《汉书》的写人艺术分别从选材、结构、叙事和语言四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我们看到《汉书》的写人艺术呈现出了如下特征:首先是在选材上,《汉书》的写人艺术主要表现为四方面,即把尊儒宣汉作为写人选材的指导思想,忠奸观念作为思想道德的评判标准;并且在写人选材上带有较为明显的谶纬神学色彩;在传统写人选材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基础上形成了《汉书》写人选材上的全面性和详实性;引文入传也是重要的选材方法。《汉书》的选材特点表现出其写人具有明显的正统观念,人物的评判主要以忠奸相分。在著史上显得更为自觉,在写人上显得更为全面。引文入传的特点在深层次上显示出了以文记事、以文议政和以文代传的功能。其次是在结构上,《汉书》写人的结构脱胎于《汉书》完整闭合的整体结构,具体表现为统为一体、完整闭合的整体风貌,《汉书》的列传则呈现出了类型化的处理手段和模块化的列传结构以及变化多元的具体结构。《汉书》的写人结构表现出了主旨明确、结构统一、首尾圆合、前后呼应和过渡自然的特征,进而在写人艺术上展现出有序、有理、有情、有法的特点。再次是在叙事上,《汉书》的写人艺术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即宏观正统的叙事视角;客观谨严、详赡平实的叙事风格;多重对比的叙事手法。《汉书》的写人叙事特点显示出《汉书》更为关注王朝的兴衰变化与正统的合法嬗变,写人叙事更为谨严客观,个人感情更为隐晦,叙事细节更为准确,时间观念更为自觉,叙事情节更为详尽具体,故事发展更为完整全面。最后是在语言上,《汉书》的写人艺术主要表现为三方面的特征,即整体风格上的简洁准确,内容上的雅俗共存,形式上的骈散结合。《汉书》的写人语言显示出《汉书》叙事更为严谨清晰,表达方式更为规整有力,表达内容富有气势,刻画人物更为简洁形象,概括总结更为精炼准确。进一步体现出写人语言灵活风趣、生动通俗的一面往往表现在细微之处。内容典雅化和形式骈俪排偶化的倾向使得《汉书》的写人叙事娓娓道来,文章趋于规整,感情表达含蓄。此外,《汉书》的写人艺术在选材、叙事和语言上的特点既为《汉书》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写人艺术奠定了基础,又为《汉书》的写人艺术带来了难以消弭的负面影响。《汉书》以宏观正统为主导的叙述视角,以忠奸观念为代表的价值判断,以引用文章为标识的引文入传,以典雅骈俪为表征的严谨语言,以详赡全面为表现的写人叙事,以谶纬神学为导向的思想主张,使得《汉书》的写人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了民间的声音和多元的变化、连贯的思路和表达的流畅,亦缺乏奇谲的个性和生动的形象。《史记》和《汉书》的写入艺术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史记》力求史学著作的真实性和文学著作的艺术性的完美统一,《汉书》力求史学著作的真实性为主导而兼顾文学的艺术性。《史记》叙事给人的总体感觉是铺张扬厉、跌宕起伏和尚奇雄肆,而《汉书》却显得典雅端庄、平实谨严和详赡有体。《史记》具有浪漫主义精神,《汉书》充满现实主义特色。同时,《汉书》的写人艺术对于后世的史传文学、诗歌、古文、小说和戏剧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为后世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语料。值得注意的是,《汉书》写人艺术特色的形成来源于班固个人思想的四个层面,即经学思想上的尊儒宗经,政治思想上宣汉拥刘和君权神授的结合,史学思想上实录精神与宣汉主旨的融合,文学思想上征实、崇文和尚用的统一。《汉书》的写人艺术便是班固个人思想四个层面在相互影响之下的具体表征,并展现出了其特有的价值与风格。班固个人思想的四个层面对《汉书》写人艺术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宏观层面,而且表现在微观方面。班固个人思想的这四个层面在《汉书》中既相互交融又互相并行,为我们全面解释和分析《汉书》中的诸种现象提供了多重角度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