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齿Ir配合物在烷烃脱氢方面的理论和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sn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碳氢化合物,特别是饱和的碳氢化合物,是石油、天然气和化工原料的主要成分。通过碳氢键活化将碳氢化合物转变成更有用的原料(如:醇、醛、酮等)将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具有三齿配体的铂系金属有机化合物(又称钳合物,Pincer Complexes)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三齿配体独特的的电子结构和空间效应决定它与金属结合生成的金属钳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十几年来具有三齿配体铱的化合物在催化烷烃均相脱氢方面已经有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开发新型的高效的脱氢催化剂将成为研究的重点。本论文进行了以下方面的研究:1.利用量子化学计算中的密度泛函方法,在准确考虑各个基团,即不做约简的情况下,有选择地考查现有的几种铱的烷烃脱氢催化剂,考查它们金属中心的电子密度及空阻方面情况,总结规律,得到了较高效铱的烷烃催化剂的结构特点。系统研究了取代基及三齿配体的构型对铱金属中心电子密度和空阻的影响,得到了不同三齿配体的给电子能力及空阻特点。设计得到了几个潜在的高效烷烃脱氢催化剂。2.利用量子化学计算中的密度泛函方法研究了脱氢反应中的热力学问题,研究了温度、溶剂效应对反应的焓变和自由能变的影响,成功地解释了实验现象,且预测了(k3-1,3-(OPtBu2)2C6H3)Ir(H)2 (3b(H2))对醇的催化情况。3.利用3b(H2)做了在叔丁基乙烯(TBE)做氢接受体200℃下的催化苯甲醇和正丁醇脱氢反应,发现3b(H2)是很好的醇脱氢催化剂,效率不亚于(k3-C6H3-2,6-(CH2PtBu2)2) IrH2 (2b(H2)),同理论研究结果相符合。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常规实验方法,通过利用缺位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与过渡金属Zr之间的桥连作用,成功的构筑了一个新颖的有机无机杂化的乙酸功能化含锆夹心型多酸化合物,并且通过红外,
大学之所以是世界上存在时间最悠久的组织机构,不是规模的大小,而是内在的文化选择。西南联大在艰难时期却创造了中国高校发展史上最辉煌的时刻,对今天我国大学走向世界有很
以我国、美国和日本的研究成果为依据,综述了生命线地震工程的研究概况、研究对象、震后恢复过程优化以及抗震防灾对策的新趋势。
本文系统性地研究了BaCo1-xFexO3-δ(x = 0, 0.1, 0.2, 0.3, 0.4, 0.5, 1.0)钙钛矿及其负载型NSR催化剂的NOx储存与抗硫性能。应用BET,XRD,FT-IR,In-situ DRIFT,H2-TPR等手段表
氢能是一种新的理想含能体能源,具有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优点,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但是要将氢能进行大规模的商业应用,需要寻找一种在温和条件下能够可
集成电路将所需电路元件整合在小块半导体晶片上,实现了电路的小型化、低能耗、低成本,变革了信息技术。当集成电路如摩尔定律预言的微型化到一定尺度时,其主要载体电子必然成为
本文中,我们用密度泛函的方法,研究了钌-乙酰氨基催化剂催化苯乙酮的转移氢化的机理。这个转移氢化步骤的催化循环包括了氢转移步骤和异丙醇的脱氢步骤。对于这个机理,我们同时
本论文研究了手性(氧和氮)膦-咪唑啉PCN型钳形钯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并探索了这些化合物在不对称膦氢化反应中的应用。1.手性(氧)膦-咪唑啉PCN型钳形金属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脂质立方液晶相是由一定浓度的两亲性物质在水相中自组装成含双连续水道结构的闭合脂质双层,脂质双分子层进而扭曲成具有类生物膜性质的一种三维立体结构。脂质立方液晶相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