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的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高中地理教材的研究也不断深入,但是面对能力立意的教材编写及课程目标,如何使用地理新教材需要一线地理教师持续不断的探索。本文以人教版《地理1(必修)》为例,通过在对相关文献综述以及对课程标准与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的分析、调查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的基础上,梳理教材运用的课程论、教材论、系统论、传播论等理论基础,为后续论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思考教材运用的方法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教材运用的理论为研究切入点,以对教材运用的方法指导为核心,探析教材的科学运用方法并初步建立相应的普遍性的使用模式,以期对今后地理教材研究的方向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本文总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目前相关研究的特点与不足及其对本研究的一些启示,并介绍了需用的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是教材分析。从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社会需求的角度分析教材的目标,从教材内容的选择、组织和呈现以及教师的使用方面分析教材特点。
第三部分是现状分析。本部分运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不同省份、学校、教龄、年龄、职称的一线教师在教材观和教学观两个主要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现存问题,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第四部分是理论分析。本部分是论文的重点之一,从课程理论、教学理论、系统理论以及教育传播理论四个方面论述新教材运用的理论基础,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与把握教材,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教学。
第五部分是方法分析。本部分是论文的另一个重点。先从课标本位、内容分析、教学主体和学科特点等方面分析教材运用的基本原则,然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教材运用的方法,并初步建立相应的使用模式。
第六部分是结语部分。本部分首先概括说明本研究的结论,然后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本研究不足之处思考对本课题进一步研究的大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