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持续增加和城市不断扩容、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公众生活环境被暴露在高速公路噪声污染之下,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严重干扰,因此提起的法律诉讼日趋增多。与此同时,对高速公路噪声污染的投诉、上访、维权等活动也明显增加,给城市管理者,特别是环保、信访、公安等部门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而本文就试图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上述情况发生之根源,查找背后原因所一一对应的责任者,并阐述其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同时,为防范高速公路噪声污染,完善侵害发生时的救济,通过分析域外相关法律责任,提出可供借鉴之处,并建议通过完善我国现行高速公路噪声污染法律责任制度,以对高速公路噪声污染受害者予以更全面的保护。本篇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第1章绪论部分介绍了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同时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说明国内外在高速公路噪声污染法律责任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正文部分由四章组成。第2章简要介绍了高速公路噪声污染的概念、特点、发展态势及其危害,并通过分析寻找污染发生的成因。第3章通过引入案例,穿插于法律责任主体、责任事由、归责原则的解构中,生动形象地对高速公路噪声污染案件中政府部门、高速公路建设与经营单位、噪声敏感建筑物建设单位等责任主体所应承担的责任进行总结归纳。分析得出高速公路噪声污染所引发的民事、行政、刑事法律责任类型。第4章研究了德国、日本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高速公路噪声污染法律责任。同时指出在我国可以借鉴德国法律上附条件许可和动态调整管理机制,借鉴日本公营造物瑕疵责任国家赔偿机制,借鉴我国台湾地区低频噪音管制机制,以此丰富我国在高速公路噪声污染方面的法律责任相关制度。第5章针对目前高速公路噪声污染案件中我国法律责任认定与承担上在法律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提出通过完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相关条文、制定法律实施细则、建立公有公共设施环境噪声污染国家赔偿机制、适用环境公益诉讼机制等措施来予以弥补。最后,在第6章结论部分对整篇论文进行总结,概括出本文的核心观点,并指出研究存在的局限,提出未来继续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