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利用大众传媒开展反腐倡廉的探索(1949-1956)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腐倡廉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利用大众传媒加强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包括:以报刊为载体开展廉政教育和权力监督;加强大众传媒网建设;完善反腐倡廉建设的载体,提高新闻工作者队伍质量;夯实反腐倡廉的人才基础;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法规,提高大众传媒的管理水平等措施。这些探索取得了很大成效,如强化了党员、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巩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执政地位;初步建设了一支能承担反腐倡廉工作的新闻工作者队伍;更好落实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营造了良好的廉洁文化氛围。同时也难免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如党在平衡对大众传媒的领导权与发挥大众传媒自主性之间的关系上存在偏颇,对群众性反腐败运动缺乏足够的理性引导,新闻工作者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实践的需要,舆论监督的相关制度、法规支撑不足等。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利用大众传媒开展反腐倡廉建设的探索积累了有益的历史经验,即:坚持党对大众传媒的领导权;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主动积极性;重视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积极培育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同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探索也为当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大众传媒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的实践提供了深刻的启示:一是要妥善处理大众传媒领导权与大众传媒独立性的关系;二是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网络舆情的能力;三是培育社会公民的媒体素养,提高群众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化水平;四是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德才兼备的新闻工作者队伍;五是完善相关制度与法规,促进利用大众传媒反腐的有序化规范化。总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实践探索为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提供了重要的实践价值。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内核。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
党员质量是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的根本保证。提高党员质量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基础工作,是关乎党的先进性建设与纯洁性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提高党
采用干湿循环的方式来加速钢筋锈蚀,同时运用声发射(AE)技术对钢筋锈蚀过程进行监测,研究了水泥基材料中钢筋锈蚀过程的声发射信号特征.结果表明:砂浆在养护过程中伴随有大量
延安青年知识分子是中国现代史上影响较大的一个群体,他们追求光明,追求进步,在民族危亡的时刻表现出自身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延安青年知识分子的形成,不仅对中国革命
目的:调查某民办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学生对考研的认识、考研现状及考研动机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采用无记名方式对该校63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采用Eab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并首次将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纳入到党建工作的具体内容当中。”①2014年5月,中共中央办
商业银行的服务管理是促进银行不断发展的重要措施,随着金融行业的竞争日益增强,加强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的提升,已经成为很多银行提高竞争实力的重要举措。在当前的商业银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逻辑必然性内嵌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它不仅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而且能把市场配置资源的局部比例与社会比例有机结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