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通信、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最近20年,语音压缩编码技术在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多媒体技术以及IP电话通信中得到普遍应用,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日益增加的客户需求量与现有通信信道容量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在现有信道资源条件下,通过压缩信源以提高传输效率已成为当前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G.723.1算法是ITU-T建议的应用于低速率多媒体服务中语音或其它音频信号的压缩算法。这种声码器具备两种比特率:5.3kbps、6.3kbps。在帧边界处可以在两种速率间进行切换。本算法提供对无声语音帧的检测以及在无声时进行舒适噪声填充的功能。G.723.1算法是目前制定的一系列采用混合编码技术语音编码标准中效率最高的,以其卓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在各种领域。但它的高质量和低码率,是以高复杂度的编码算法、较高的延迟,以及较大的存储空间换得的,这也大大增加了它的实时实现难度。本文首先从语音产生的离散数字模型出发,简要叙述了语音编码的技术基础,详细讨论了G.723.1标准的线性预测编码声码器的一些关键技术。G.723.1标准的实现过程中,首先建立了基于TI公司的TMS320VC5501 DSP的硬件平台,对此做了比较详细的介绍。接着设计了整个系统的软件结构,然后在分析G.723.1标准实时实现的性能指标的基础上,对标准给出的算法进行了多方面的优化,最终在TMS320VC5501 DSP上实时实现了该标准,话音质量良好,达到了通信质量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