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支撑碳基复合膜电极的构筑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formation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硫电池因其高能量密度、活性物质硫储量丰富、环境友好等特性,逐渐成为产业界关注的对象,是最具有应用前景的储能器件之一。提高电极硫负载量是实现高比能锂硫电池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高载硫电极的制备方式通常是调控浆料涂布厚度,但在极片烘干过程中涂层容易脱落而导致电极结构损坏。同时高载硫体系下,电化学反应中间产物—多硫化物(Li2Sn(4≤n≤8))的“穿梭效应”导致电池容量衰减迅速、库伦效率降低、自放电现象严重。在课题组前期研究工作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酸化处理的商业化碳纳米管(CNTs),采用简易的真空抽滤工艺制备三维自支撑CNTs膜。以Li2S6为活性物质,在高载硫(载硫量:4.74 mg)条件下,探讨不同厚度CNTs膜对复合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NTs/Li2S6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随着CNTs膜厚度的增加而有效改善。当CNTs膜电极厚度为300μm时,CNTs/Li2S6膜电极在0.2 C充放电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971.2 mAh g-1,循环150圈后,放电比容量仍有783.0 mAh g-1,归因于中空结构CNTs可有效物理吸附多硫化物,抑制其“穿梭效应”。(2)将石墨相氮化碳(g-C3N4)引入CNTs分散液,通过真空抽滤工艺制备g-C3N4/CNTs复合膜,研究其在高载硫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中空结构CNTs和二维层状结构g-C3N4的协同作用,改善了多硫化物的吸附效果,有效抑制“穿梭效应”,提高了锂硫电池的循环稳定性。g-C3N4/CNTs/Li2S6(载硫量:4.74mg)复合电极在0.5 C充放电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876 mAh g-1,300圈循环后为633 mAh g-1。同时与CNTs/Li2S6电极相比,g-C3N4/CNTs/Li2S6复合电极可有效抑制电池自放电行为,提高电极循环稳定性。当g-C3N4/CNTs/Li2S6复合电极的载硫量为7.11 mg时,在0.2 C充放电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850 mAh g-1,200圈循环后为642 mAh g-1,容量保持率75.5%。(3)将商业化二维层状结构氧化石墨烯(GO)引入CNTs分散液,通过真空抽滤工艺制备GO/CNTs复合膜,研究其在高载硫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GO表面丰富的有机官能团可有效化学吸附多硫化物,提升高载硫复合电极的锂离子迁移速率,降低电极界面电阻。GO/CNTs/Li2S6(载硫量:7.11 mg)复合电极在0.2 C充放电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731.8 mAh g-1,300圈循环放电比容量后为564.0 mAh g-1,容量保持率77.1%,平均库伦效率97.6%。此外,GO也可有效降低高载硫电极的极化和自放电行为。
其他文献
以小麦烟农19和克旱16为材料,研究NaCl胁迫下对小麦不同品种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Cl胁迫下,小麦两个品种的发芽率、苗高、根长、苗重、根重、根数等均随浓
采用硫酸亚铁和三聚氰胺为前驱体制备了不同铁掺杂量的石墨型氮化碳材料(Fe/g-C 3 N 4)。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电子扫描显微镜(SEM)等分析测
根据分子设计原理,设计合成了一种适合胜利孤岛油田油藏及水质条件的新型驱油剂——活性高分子体系,对活性高分子体系的分子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合成产品的性能进行了评价。室内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联合情志干预对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8年1-8月该院收治的200例环状混合痔术后患者,根据入院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认证成为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身份证信息认证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对身份证图像进行光学字符识别是快速获取身份证信息的一种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农业技术的大力前进,农业发展是我国重中之重的立国基础,并且和国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提高农业技术的发展,并以此为国民发展创造好基础,因此要加大科研
目的:研究miR-491-5p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初发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