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在对我国近十年来制造业地理集中和地区专业化研究的基础上,将我国分为东部、东北部、中西部三大区域,并较为系统描绘出这三大区域的主要制造业一级分类的转移路径,得出我国东部向中西部转移的七类制造业一级分类。接着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框架下,整合了比较优势论、新经济地理论和经济政策三大产业转移动因论:要素禀赋和政策因素都作为外因起初始作用,新经济地理因素则作为内因经循环累积作用机制推动产业转移和集聚.在该理论框架下,本文通过对上述七类制造业一级分类1999-2008省级面板数据的转移动因计量分析,得出以下启示性结论:第一,资本存量对推动我国制造业从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有显著作用,而劳动力要素以及与其相关的劳动力成本作用不明显。在细分制造业实证中进一步发现,相比于设备制造业,要素禀赋因素对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影响更为显著。第二,新经济地理因素中,投入产出关联和交通运输成本因素对制造业转移有显著影响,而市场需求因素则有着与预期相反的影响作用。相比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运输成本因素对设备制造业影响更显著。第三,政策因素如对外开放度、政府财政支出等对我国制造业东部向中西部转移无直接显著影响。基于以上结论,最后对如何引导东部向中西部产业转移以实现东中西之间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