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危机与转变:探究《雅典的泰门》中泰门的恨世者形象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can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晚期的一部剧作,讲述了剧本主人公泰门在遭遇朋友们无情的背叛后,从一位慷慨仁爱的爱世者转变为一个寡居的恨世者的故事。莎翁通过泰门这一人物形象触目惊心的剧变披露讽刺了贪婪与虚伪的人性之恶。本文分别从心理身份、社会身份与政治身份三个角度剖析了泰门遭遇的身份危机与转变,并以此探讨泰门对人类的深切仇恨。首先,在心理角度上,本文运用爱利克·埃里克森的“身份危机”理论研究泰门的心理身份。在故事的开篇,泰门尚处于心理上的儿童期,如涉世未深的孩童般对人类社会尚抱有幼稚无知的美好幻想,以绝对的爱与信任拥抱世界。开始感知人性险恶后,泰门进入了心理上的青春期(即心理“身份危机”阶段),叛逆、迷茫、多变,仍在不同的身份间徘徊寻找自我。短暂的青春期后,泰门越过中年阶段直接迈进了心理上的老年期,突变为看破人性、被仇恨啃噬的老者。其次,本文通过社会符号互动理论分析了泰门的社会身份危机与转变。泰门曾是雅典城内享有盛誉的贵人,通过慷慨的礼赠与丰盛的筵席这些社交“表演”构建自己光鲜亮丽的社会身份,获取来自其他社会成员的充满赞誉的社会标签。然而,泰门精心打造的社会身份在他破产后也随之陨落,泰门虚荣的名利场土崩瓦解。幻灭后的泰门转变为丛林中的隐者,拒绝一切来自人类社会的身份标签。最后,本文从政治身份的角度进行研究,证明雅典人作为雅典城邦的成员,共同拥有作为雅典市民的集体身份——他们有着相同的集体特性(从而拥有不间断的集体历史),共同生活在以雅典城墙为界的雅典领土内,维护雅典人共同的利益,拥有共同的雅典传统与文化。泰门也曾是雅典城内的一份子,与其他人共享雅典市民的集体身份。但后来对雅典人失望透顶的他自我放逐、离开雅典,选择进入丛林生活,转变为一个“局外人”与“他者”,以个人的身份与雅典集体身份进行对抗,也因而失去了自己曾经的家园与集体归属感。本文最终得出结论,正是雅典人的背叛与人性之恶迫使泰门进行三重痛苦的身份危机与转变,因而泰门最终成为了一个无可救药的恨世者。
其他文献
鉴于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先对其意义和功能进行了简单介绍,继而结合实例分析了当前企业绩效管理中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总结了挤压技术在电工材料生产中的应用概况。详细介绍了三种常见工业挤压技术——卧式挤压、静液挤压和连续挤压,重点阐述了这三种挤压技术的原理特点、发展状况及其在电工
对设立中有限责任公司的法律认识至今仍存在不少分歧,尤其是关于设立中公司股东责任的性质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止,并且随着联邦最高法院1997年1月27日的判例日趋激烈。本文之写
2005年12月17到19日,美国游泳界年度大奖“金泳镜奖”得主、雅典奥运会三枚金牌得主佩尔索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游泳队主教练汉森应邀到北京参加“佩尔索耐克训练营”活动,期间与
以赤霉素1%,6~苄基腺嘌呤1%,白凡士林10%,精制羊毛脂88%配制成膏状剂于葡萄盛花前20日涂布于葡萄花穗轴基部2cm处,每一花穗轴只涂布30mg,涂布100穗仅用15分钟时间即可达到无籽并增
风电机组在我国的装机容量迅猛增长,齿轮箱是风力发电机组传动链系统一个重要的机械部件,在风电机组出质保期后,齿轮箱开始不同程度的出现问题,作为齿轮箱强制润滑和冷却回路
社区文化工作是社区建设的一个重要部分,是社区建设进一步发展的助推器。分析社区文化建设的模式,阐述新媒体时代下进一步建设城市社区文化的策略,提出要大力弘扬社区文化,建
本文简要总结了电磁AB效应,较全面地论述了与之有关的问题.
福建是我国纺织服装的生产和出口大省,其纺织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五位。纺织服装业作为福建省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是福建省促进劳动力从业、满足居民生活消费、累积社会财富及提高出口创汇的重要保障。但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及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福建纺织服装出口额增长幅度出现下降,出口竞争力明显减弱。因此,以钻石理论为基础,将影响福建纺织服装业出口竞争力的各项要素进行分析,找出福建纺织服装业在出口过程中存在
分析了人类利用技术手段来替代和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一些尝试(如红树林海水养殖、人造海堤、人造礁等),讨论人工技术能在多大程度在替代海岸带景观的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