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研究 ——以L市Y中学教学实践为例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nhu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立德树人”教育总目标的提出,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家国情怀源于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不同的时期发挥着凝聚人心和涵养品行的重要作用,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不仅是实施德育的关键课程,更是厚植家国情怀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因此,必须立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培育,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思想政治学科体系的内涵式发展,帮助学生成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选取实习学校L市Y初中的全体学生为调查对象,设计问卷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现状,从家国认知、民族认同、爱国情感、责任担当四个维度对学生进行研究和观察。另外,以该校全体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为深度访谈对象,调查教师对家国情怀的了解程度、家国情怀相关内容的教学方式、教师对学生家国情怀评价体系的看法以及对学生家国情怀现状的评估。从L市Y初中家国情怀培育教学实践的现状中,概括出当前存在学生对家国情怀认知淡薄、教学方法单一化、课堂缺乏实践性、教育过程中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包括:多元文化环境下学生自身的个性展现、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家国情怀的解构、家国情怀教学资源挖掘与利用不够充分、家国情怀的培育渠道主要集中在学校、传统应试体制对教学评测形式的牵制。最后,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的问题,从加强家国情怀文化认同教育,促使情怀内化;发挥道德与法治课主阵地作用,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掘利用课外教学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健全家国情怀培育评价机制,超脱应试窠臼共四个方面探索出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进行家国情怀培育的对策。
其他文献
本文从2022年新高考I卷解析几何题入手,以优化运算为主要诉求,以几何特征的形似引入“同构”.在剖析高考和模考题的基础上总结出“同构法”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流程,提炼出4种常见的同构点,并阐明了“同构思想”的引入对数学高水平运算培育的意义.
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中华文明的信仰指引,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本和精神血脉,因此要树立文化自信自强,推进中华文明的传播。本文通过阐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分析大学生“文化失语”现象,重申了保持本民族文化独立性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迫切需要设置用英语讲中国文化的课程,这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目标要求,既体现学习英语的教学目标,又实现跨文化教育的宗旨。
<正>关于实践的价值,国人最为普及的认识莫过于《光明日报》1978年5月11日刊发的评论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这篇评论常常作为改革开放思想启蒙的起点而被我们津津乐道,重申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框架。理论与实践天生是一对“冤家”。理论一旦形成,就成为顽固的堡垒,一道又一道的护城河,时刻提防质疑与颠覆。实践则天生就是液态的,是一条河,也可以是一阵风,永远变化,一切都有可能。
期刊
本文从社会重大突发事件影响宏观经济,进而影响房地产行业的经营和销售业绩这一逻辑出发,引出了房地产互联网营销这一概念。通过分析重大突发事件对万科的经营和销售业绩的影响,探究万科从传统线下营销向互联网线上营销转变的思路。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由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研究发现房地产行业的营销模式在互联网环境下得到创新和发展,但仍然存在不足,需要关注和解决。房地产互联网营销,是企业在变革环境中积极调整战略,
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相较于传统的脉冲多普勒雷达信号处理,扩展了信号的处理维度,使得杂波和目标在空时联合域得以区分。基于稀疏表示理论和杂波谱的稀疏性,稀疏恢复STAP(SR-STAP)实现了小样本条件下的杂波抑制。针对SR-STAP方法存在未知偏航角时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回归的杂波重构STAP方法。首先,基于SR杂波谱,以离群度为收敛目标迭代地剔除脊外散点,并进行坐标加权的非线
<正>关于数字新闻业的讨论已经很久了,这个时代为什么需要数字新闻,其实也有一个不言自明的共识。新闻数字化带来诸多传播的便利性,例如,主体多元、方便传播、便于保存、提高效率,等等。2017年,潘忠党和刘于思关于“媒介可供性”的讨论,提供了一个新媒体含“新”量的评价方案,即移动可供性、社交可供性与生产可供性,三个维度的可供性越高,媒体的含“新”量就越高。其中,移动性保障了传播的便利性,社交则突出了交互
期刊
<正>杜威是20世纪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也是对五四运动之后的现代中国教育产生深远影响的外国人。发表于1897年的《我的教育信条》,被认为是杜威一生中最有影响力的教育短文。在这篇短文中,杜威表达了对教育与生活、经验、生长的关系的基本观点,这些观点在其之后的教育著作如《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中被进一步展开。因此,这篇短文可以视为杜威全部教育思想的导言。体会其中微言大义,相信会对您的教育教
期刊
以涤纶海岛纤维非织造布和水性聚氨酯为基础开发了水性聚氨酯(非织造布)超细纤维合成革,研究了前碱法、后碱法、浸胶浓度、渗透剂浓度、浸胶条件、烘干条件(温度、时间)以及成孔剂—水溶性聚酯的用量对水性聚氨酯(非织造布)超纤革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前碱法还是后碱法中,只有失重率达到20%时海岛纤维能够得到充分开纤,且后碱法中所需碱液浓度更大、碱处理时间更长。随着浸胶浓度由10%提高至40%,两种工
房地产业与旅游业是我国第三产业中关系密切的两大产业,房地产业看重旅游业回报时间长、利润较高的特点,与其相互结合产生了一种新的行业形态,即旅游地产。然而,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背景下,旅游地产如何将文化融入开发过程并促进自身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海坛古城位于福建省平潭综合试验区,而平潭的旅游发展定位是发展国际旅游岛,因此以海坛古城为例进行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本文以海坛古城为例,对海坛古城的旅游地产开发
本文旨在通过界定劳动法与民法的关系、雇佣合同与劳动合同的法律定位分析《民法典》编纂中劳动法相关规范的纳入问题,进而发现劳动法与民法具有亲缘关系,应让劳动法体系中的《劳动合同法》回归民法,而除《劳动合同法》以外的其他劳动规范存在浓厚的公法属性,不宜纳入民法的调整范围中。劳动法回归民法的路径中,在《民法典》合同编中增加民事雇佣合同章节,将劳动法相关规范纳入其中的路径行不通,建议选择将新纳入的劳动法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