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的电子图书使用行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x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电子图书(E-book)已成为年轻人阅读的一种倾向。电子图书的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尤其是以移动设备为载体的电子图书,更成为一种阅读风尚。但是,以数据库形式存在、并以计算机进行查询和阅读的一类电子图书,因其内容的丰富多样、学术性强等特点,目前仍然是国内大学图书馆提供大学生利用的一种很重要的形式。可是高校学生用户在什么情况下会使用电子图书,怎么使用,影响高校学生使用或不使用电子图书的因素是什么,等等,在国内并没有明确的研究结论。而这些都是在更好地发展电子图书资源的过程中需要解答的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电子图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以上海交通大学各层次学生为例,对国内高校学生使用电子图书的行为进行了实际调查,获得了第一手实证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对国内高校学生用户使用电子图书的行为有较大影响的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了剖析。结果发现大部分的学生都使用过电子图书,但是使用率却不高;使用最多的学习型书籍,喜欢检索式阅读,选择屏幕阅读;大部分学生认为电子图书的优势是方便性,包括获取方便性、可检索性、可复制等等,最大的缺点是学生用户对屏幕阅读的不适应。根据电子图书自身的特性,它可以作为一类信息系统应用的案例,研究其用户使用行为,可以运用相关用户行为理论,特别是与信息系统采纳相关的技术接受模型尝试进行解释。接下来,本文对技术接受模型,以及相关的用户行为理论进行了介绍。根据经典技术接受模型中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两个因素,并结合前述实证调查的结果,提取可获得性和屏幕设计两个因素,共四个因素,以技术接受模型的扩展框架,构建了高校学生电子图书使用行为的理论模型。为了进一步验证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再次设计了适于模型分析的量表问卷,又进行了一定范围的问卷调查。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可知感知有用性和屏幕设计是对电子图书接受和使用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再次才是感知易用性,可获得性对电子图书使用意愿的直接影响作用不明显,但是对感知有用性有重要影响。经过验证,表明所提出的高校学生电子图书使用行为理论模型,得到了较高的解释度。特别地,验证了屏幕设计这个因素对高校学生使用电子图书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经过从实证调查,到理论模型的构建,再到实证检验的整个过程,使得本研究对国内高校学生电子图书的使用行为有了一个理论层面的解释。
其他文献
<正>漫步汉代仿真月季庭院,欣赏汉武帝时期的花圃;行走于蝶恋花走廊,通过人体感受现代科技,穿上一件件美丽的月季花图案衣裳;在视听体验区,聆听歌声里的月季花;触摸着"月季花
随着状态检修、智能电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电器(以下简称GIS)内置式特高频传感器的安装越来越普遍。但是内置传感器安装到GIS上以后,无有效的灵敏度及安全
伴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现代社会在讲求效率和速度的同时,地域性逐渐被忽视,城市的地域特色在逐渐消亡。在全球化的今天,景观的趋同现象越来越严重,各地原来鲜明的景观
1.辩证逻辑也必须承认具有种属关系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之间是“反变律”而不是“正变律”;2.把范畴分为一些是流动的,另一些是固定的,这种划分是不科学的。辩证逻辑应用的也是相对确
随着国内财险市场竞争白热化,如何在市场竞争中取胜成为各财险公司积极思考的问题。早在1980年,“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183;波特(Michael E.Porter)就在《竞争战略》(Competitiv
老子的和合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诠释 :一是从守静不争出发的人之和 ;二是具有整一性与阴阳调和性的道之和 ;三是体道向天的自然之和
为了提高量子粒子群算法(QPSO)的性能,利用差分进化对量子粒子群算法进行了优化.该优化算法(DE-QPSO)在粒子更新过程中,首先通过添加一个扰动来产生一个变异粒子,然后对变异
王安石词传情达意、吞吐心曲,不仅反映了作者忧怀国事、渴望君臣遇合的思想及其淡视政治穷达的操守,更深刻反映了他晚年遭罢相后的痛苦复杂的心境。
斯巴鲁武汉车展是一次以“客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汽车走进生活,打造生活品质”为营销理念的车展活动。通过斯巴鲁武汉车展让消费者近距离地品味斯巴鲁的汽车文化,体验斯
目的:观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ytokine-induced killer,CIK)细胞治疗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