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制造业正处于恢复之中,实体企业需要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了满足这一需要,政府增大了在职业教育的投入,同时,对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有更高的期望值。在高职院校中,人才培养是否成功取决于师资质量,而“双师型”教师是高素质教师的重要部分,是保持了各学校的特色的不可取代的教学力量。本文通过对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进行实地考察,对该校在“双师型”教师培养问题进行一系列调研并分析其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本文主要六个部分展开分析:第一部分,提出本论文的研究问题,简要介绍本课题研究的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难点、创新点等。第二部分,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介绍,本章节首先介绍了本文的几个重要概念,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以及“双师型”教师培养。本章节还介绍了管理学中比较经典的人力资本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双因素理论,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使对策的提出有一定依据。第三部分,通过多种方式对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和相关领导进行调研,从获得的数据中分析当前“双师型”教师培养的真实状况。第四部分,本章节重点是通过研究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日本的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总结各国的特点和经验。第五部分,针对我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中显现出的弊端,从政府、行业、学院和教师四个维度,从宏观到微观提出相应对策。第六部分,结语。本文认为,只有打破“双师型”教师的培养瓶颈,为“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开辟一条上升通道,同时,不断完善相关的保障制度,才能打造职业教育特色,推动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