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寺湾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构造单元属伊陕斜坡,是近年勘探开发的主战场。本次研究的下寺湾油田泉83井区位于下寺湾油田川道以北,其主要含油层段为延长组长二段,含油面积4.81km2,厚度为7.88m,该区产量变化大,油水关系复杂,地质认识不清。本人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运用精细地层划分对比原理,对全区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对长2油层组进一步细化为三个含油层系。论文以储层地质学、储层沉积学、测井地质学以及开发地质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为指导,综合分析各种沉积特征。应用岩心、测井等资料判断该区长2储层为河流相沉积,主要发育河道砂,河道砂侧缘和河漫滩微相三种沉积微相类型。结合物源、沉积相等,进行了砂体展布特征研究,并对储集层性能、“四性”关系及油藏类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在对各项特征进行综合描述与评价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下寺湾油田泉83井区长2层油气富集规律,为研究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