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了解吉林省高校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的总体特质表现,深入分析讨论关于高校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根据其现状的研究结果提出有效的建议,为高校护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科研素质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以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对象与方法:本次研究对研究样本以方便抽样的方法进行,对吉林省6所医学高校中的97名护理教师利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现状研究。调查问卷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调查”,第二部分为“中国版本的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问卷(Chinese versionof Critical Thinking Disposition Inventory,CTDI-CV)”。问卷调查所得出的数据均使用录入数据的Epidata3.1软件和统计学的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以及方差分析等都是本次研究所使用的统计方法。研究结果: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总分为(303.59±26.03)分的正性倾向表现。各项特质中以分析能力分数最高(45.12±4.31)分,寻找真相的分数最低(39.42±5.70)分。其余特质得分均大于40分。年龄不同的护理教师其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总分及其各项特质的分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工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的护理教师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参加学术活动、学习培训经历以及阅读能力等都是高校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得到有效发展的因素。研究结论:高校护理教师的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总体为正性表现,由于距离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较强的特质表现还有差距则仍要努力使之进一步加强。在护理教师的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中的分析能力、求知欲和系统化能力较强,但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和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均较弱。学习培训经历、阅读习惯对护理教师的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有一定影响。建议高校的相关职能部门把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情感倾向的培养与提高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为护理教师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创造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