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实证分析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uru1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主流经济学家,在D-S该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巧妙的数学方法,将空间因素纳入了模型,之后考量了诸多因素对于产业集聚的影响,随之创建了新经济地理学,之后的国外学者,基本沿袭了克鲁格曼的思想,在理论和实证层面进行了大量研究,极大程度上繁荣了新经济地理学。而我国对于新经济地理学的关注较晚,而且,目前的主要研究更多的是理论性的,相应的实证研究较少,此外,实证研究更多的是针对国家层面开展,而对于省域层面的关注极少。同时,浙江省制造业极为发达,产业集聚的形态出现的也较早,而且,该地区开放程度较高,部分数据极容易获得,因此可以成为较好的研究目标。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对浙江省的制造业产业集聚进行研究,侧重于研究企业规模程度、地方专业化水平、产业间的前后向关联、外商投资比例等因素对浙江省制造业的影响程度及方向。具体而言,首先,回顾了产业集聚成因的相关国内外文献,其次,在理论层面分析了制造业产业空间集聚的机制和各个因素发挥的作用,再次,对浙江省造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最后,在构建梳理模型的基础上,基于2001至2010年浙江省27个制造业部门数据,选取产业关联、地方专业化水平、企业规模、外资比例、要素密集程度等因素,最终得出企业规模程度、地方专业化水平、产业间的前后向关联、外商投资比例均在浙江省制造业产业集聚过程中发挥了积极影响,而劳动力和资本密集程度发挥的影响较小。
  根据本文研究,浙江省在未来发展过程中,首先应该力促部分传统产业转移,拓宽发展空间;其次,应该促进企业兼并重组,注重企业梯队化发展;再次,应该继续鼓励外资进入,力求外资量质并举;最后,应该多重并举,积极提升劳动者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会议
期刊
会议
期刊
期刊
期刊
学位
会议
本文在研究R&D测算理论、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江西省2000年至2011年R&D支出相关数据,对江西省R&D资本存量进行了测算,并以此为基础,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研究了R&D由非生产资产转变为生产资产后,对国民经济变量产生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R&D资本存量自2000年至2011年,一直呈逐年增长状态,但是R&D资本形成额先增长后下降,导致R&D资本形成额占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与占江西省地区生
学位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批准实施使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引起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和研究,控制城市群内各城市的适度规模,保持合理的规模分布对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传统的城市规模分布模型多为经验模型,存在参数意义不明的不足,国内外学者通过研究已经证明了城市规模分布的分形性质和模型中参数的分维性质,从分形的视角对城市群规模分布展开研究更加科学严谨。因此,本文在此基础上展开实证分析,认为长兰角城市群规模分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