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大,环境问题和石油资源短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世界各大车企和专家对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汽车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混合动力汽车既有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超长续驶里程优点,又有纯电动汽车驾驶零排放的长处,是目前改善传统燃油车最好的方法。功率分流混联式构型的混合动力汽车在油耗、排放等性能上优于串联式和并联式,可以实现更多的工作模式,发动机可以保持在最佳状态运行。功率分流混联的动力部件有三种,分别是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大,环境问题和石油资源短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世界各大车企和专家对新能源汽车和节能汽车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混合动力汽车既有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超长续驶里程优点,又有纯电动汽车驾驶零排放的长处,是目前改善传统燃油车最好的方法。功率分流混联式构型的混合动力汽车在油耗、排放等性能上优于串联式和并联式,可以实现更多的工作模式,发动机可以保持在最佳状态运行。功率分流混联的动力部件有三种,分别是发动机、电动机和发电机,只有通过合理的能量管理策略使三者都工作在最佳区域,其动力系统才能达到最好的工作状态。本文针对功率分流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的特性,搭建整车Simulink模型,制定并优化其能量管理策略,具体内容如下:(1)对串并联混联式混合动力和功率分流混联式混合动力的构型和工作模式能量流进行简单的介绍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原理上来看,功率分流式混联和串并联式混联两者都是把电驱系统作为中低负荷的主要驱动力,以规避发动机工作在燃油经济性较差的区间,可实现电机直驱、发动机带动充电或制动能量回收等常见模式下。但功率分流式主要采用不带离合器的行星齿轮系进行发动机、电动机和发电机三者之间的耦合,因此相比带离合器的串并联式混联,三者之间的协调和切换更加平顺。(2)针对功率分流混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建立整车动力学模型,制定并搭建基于规则的控制策略,通过仿真验证策略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在CLTC-P工况下,整车的跟随性较好,车速误差较小,所制定的能量管理策略能够实现对车辆动力源的合理分配,通过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满足发动机在最低油耗曲线附近工作。(3)对基于PID的驾驶员模型进行优化,采用预瞄最优控制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其优化结果。结果表明:经典PID驾驶员模型和预瞄最优控制模型的车速误差均在±2.5km/h之内,急加速和急减速工况下均未出现车速误差较大的情况,相比经典PID驾驶员模型,使用优化后预瞄控制驾驶员模型时的车速误差明显减小,大约为40%左右。(4)对发电机PI控制模型进行优化,引入模糊PI控制并建立起模型,通过仿真分析验证其优化效果。结果表明:相比PI控制,使用模糊PI控制后,发动机工作点更加集中在最低油耗工作点附近,HC排放、CO排放和NOx排放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在CLTC-P工况下,百公里油耗降低5.5%,在WLTC工况下,百公里油耗降低2.9%,明显改善了其燃油经济性。
其他文献
高熵合金是由四种或四种以上主要元素组成的多主元合金,自问世以来,就凭借其高强度、高塑性、耐腐蚀性等优异的性能引起了广泛关注。最初高熵合金设计遵循着等摩尔比的原则,通过追求最大构型熵以达到设计稳定无序的单相固溶体的目标。但是随着高熵合金领域的飞速发展,单相高熵合金在强韧化等方面的发展却陷入瓶颈。同时,近期研究发现除混合熵外,层错能也对高熵合金的相结构、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等方面有显著影响。通过改变合金
随着电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火花线切割机床在机械制造领域所占的比重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大,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作为一种平价且使用范围广泛的设备,追求高效且稳定的加工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运动控制系统作为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极为重要的一部分,本课题将从这一方向出发研制一款适用于大部分电火花线切割机床且携带和使用方便的运动控制器,以实现高效率、高稳定性的加工。具体工作如下:在对运动控制技术深入研究的基
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大流行给整个医疗系统带来沉重的负担,同时暴露出医疗系统对医疗资源和物理空间的极大需求,但是目前很少有研究探讨医疗资源和物理空间的高效利用。因此,本研究旨在总结中国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用于医学观察和救治的集中隔离场所的经验,以期为进一步提升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水平提供建议。通过对三种类型的集中隔离场所(方舱医院、非定点医院和隔离宾馆)进行改建,
微型齿轮已在微电系统、微型发动机以及微型泵等各种设备中得到广泛应用。细齿微型齿轮通常用于运动承受高达50000r/min的运动传递,低运行噪音、高运动传递精度、低磨损率、高疲劳寿命是其重要特征。这些特征表明齿轮应当具有较高的功能特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为满足这些要求,微型齿轮必须具备较高的几何精度、表面光洁度和良好的表面完整性。目前,在微型齿轮的生产中主要依赖于改进制造技术提高产品质量,但其成本较高
煤的自燃是一个缓慢的涉及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煤氧化自燃的本质是煤中活性基团与氧发生反应释放热量,脂肪烃侧链和含氧官能团是主要参与者,孔结构对氧的内扩散有直接影响。本文采用篮热法测定不同煤样的临界自燃温度,并结合氧化自燃过程中CO2释放量与特征温度研究了不同变质程度煤与预处理胜利褐煤的自燃特性。选取变质程度不同的昭通褐煤、胜利褐煤、麻黄梁煤与马兰煤,考察变质程度对煤自燃倾向
综掘工作面作为煤矿井下主要产尘点,粉尘污染对井下工作人员健康安全及设备使用均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对此开展针对巷道内设备参数优化的研究以降低粉尘污染危害极为重要。本文以使用湿式除尘方法情况为背景,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值模拟等方法对综掘工作面的风流场、粉尘场及雾滴场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控制变量法和线性回归分析对巷道内相关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后续还通过实验测量分析了除尘风机和附壁风筒对巷道内抑尘的促进作用。本
煤炭资源是全球储量最多、分布最广且最廉价的常规能源之一,受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依然较为旺盛。然而,作为世界重要的煤炭生产大国,我国现有煤矿中高突出矿井占比较高,煤矿开采中产生大量的瓦斯,不仅给煤矿生产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而且排放到大气中的煤层气更是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因此,为更好地提升国内煤矿抽采利用率,有效治理煤矿瓦斯资源,减少生命与自然环境侵害事件,国务院、相关部委和
近距离煤层群在采动条件下,覆岩破坏及应力分布演化规律更为复杂,特别是上覆煤层开采过程中,下伏煤层覆岩应力重新分布而产生大量裂隙,致使下伏煤层瓦斯涌入上覆煤层开采区域。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阳煤一矿12#煤层81403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上覆煤层回采过程中应力分布及变化规律、不同通风抽采方式下瓦斯及流场分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煤层群综采面应力分布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