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作为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精制方法,水提醇沉法是先用水提取药材,然后用一定体积分数的乙醇加入水提液进行沉淀,再过滤除去沉淀下来的杂质。醇沉具有操作简单、溶剂安全、设备成本相对低廉及提高药液澄明度等优点,因此尚不能完全被高速离心、大孔吸附树脂、絮凝及等膜分离精制工艺所取代。在以往考察醇沉醇沉工艺的研究中,主要考察醇沉上清液,对醇沉上清液中的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不仅考察双黄连制剂醇沉上清液的指标成分,而且从醇沉絮体所具有的非线性、复杂及不规则的特点出发,引用分形理论和定量图像分析技术,开展醇沉絮体的微观形态学研究,考察工艺参数对醇沉絮体微观形态变化及醇沉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两者内在联系,为醇沉过程精细化控制提供理论依据。目的1.针对双黄连制剂,对影响双黄连制剂醇沉过程的醇沉工艺参数进行筛选,筛选出醇沉关键工艺参数,为开展关键工艺参数与醇沉絮体微观形态和醇沉效果研究打下基础。2.建立双黄连制剂醇沉絮体微观形态参数测定方法,为准确表征双黄连制剂醇沉絮体微观形态提供支持。3.研究双黄连制剂醇沉关键工艺参数对醇沉絮体微观形态和醇沉效果的影响,探讨醇沉絮体微观形态参数与醇沉效果的内在联系,分析指标成分综合保留率与醇沉关键工艺参数影响的原因。方法:1.选取《中国药典》中双黄连制剂为研究对象,参考双黄连制剂“制法”中关于金银花和连翘醇沉操作内容,运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考察静置温度、醇料比、加入乙醇体积分数、醇沉前浓缩液密度、醇沉时间、搅拌速度、加醇流速、醇沉前浓缩液温度、醇沉方式等九个醇沉工艺参数对指标成分综合保留率和固体去除率的影响,筛选双黄连制剂醇沉关键工艺参数。并对关键工艺参数下醇沉上清液指纹图谱进行分析,比较关键工艺参数对成分的影响。2.采用光学显微镜获取双黄连制剂醇沉絮体原始形态图像,从絮体的密实度、大小、伸长性及规则性方面考察背景校正、增强对比度、噪声、阈值分割及絮体取样方法对图像微观参数的影响,最终建立双黄连制剂醇沉絮体微观形态参数测定方法。3.考察双黄连制剂醇沉关键工艺参数对指标成分综合保留率、固体去除率及絮体微观参数的影响,探讨双黄连制剂醇沉絮体形态参数与醇沉效果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指标成分受关键工艺参数影响的原因。结果1.以指标成分综合保留率和固体去除率为指标,对双黄连制剂醇沉关键工艺参数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醇沉前浓缩液密度和醇料比对双黄连制剂指标成分综合保留率和固体去除率有显著影响。且在同一关键工艺参数不同水平下,醇沉上清液化学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5,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RSD均小于3%,即醇沉上清液中化学成分差异受同一关键工艺参数不同水平的影响较小。2.以双黄连制剂醇沉絮体的密实、大小及尺寸指标对醇沉絮体原始显微图像进行背景校正、增强对比度、噪声及阈值分割得到可用于计算的二值图像,并对双黄连制剂醇沉絮体取样方法进行优化处理:在絮体观察放大倍数为100或200倍,取样量200~400μL,不同拍摄位点数为7~9个显微采集位点,用5~10倍体积的醇沉上清液对絮体进行适当稀释的条件下,获取醇沉絮体形态学参数值稳定。3.对双黄连制剂醇沉关键工艺参数对醇沉絮体微观形态参数及醇沉效果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醇料比的增大,醇沉絮体由小絮团变成大絮团,加快絮体碰撞增加絮体密实度,减少醇沉上清液的包裹,从而增加指标成分保留率;醇沉前浓缩液密度改变醇沉体系原药投入量,增加沉淀絮体量,增加有效成分的包裹,从而降低指标成分保留率。结论1.针对双黄连制剂,确定了影响指标成分综合保留率和固体去除率的关键工艺参数,为双黄连制剂醇沉工艺合理应用和装备设计提供了参考。2.建立了可靠、稳定的双黄连制剂醇沉絮体微观形态参数测定方法,将分形理论和定量图像分析技术引入醇沉工艺基础理论研究奠下基础。3.通过分析醇沉絮体微观形态参数与醇沉效果之间的内在联系,阐明了指标成分受关键工艺参数影响的内在原因,为当前双黄连制剂醇沉工艺精细化控制提供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