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拆迁安置型社区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社区形式,与传统的城市社区和乡村社区有着明显的差异,其社会关系由以血缘、亲缘为基础转向以地缘为基础,而这样的社区形式更需要良好的社区公共空间,从而使社区得以巩固和发展。但是,如今拆迁安置型社区的公共空间存在较多的问题,无论从规模、类型还是功能上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居民的需求。围绕社区公共空间的一系列问题虽小,但是对社区公共空间治理的研究关系到社区居民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和社区治理的完善。因此,本论文根据新公共管理、合作治理等理论,采用实地调研方法对江苏省B社区公共空间治理现状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分析B社区公共空间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挖掘社区公共空间治理问题的成因,提出有针对性对策。本论文在相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过程中,明确了拆迁安置型社区和社区公共空间两个概念,特别指出本论文讨论的社区公共空间是指社区内部公共空间,不包括城市其他的公共空间,主要集中讨论社区居民可以自由进出并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公共场所以及在社区内部存在的制度化组织和活动。在梳理B社区的基本情况、公共空间概况及基层政府、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等公共空间利益主体参与治理情况的过程中,认为B社区公共空间治理存在过于行政化、业主委员会管理不力、社区社会组织与居民参与不足、小区物业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并指出社区公共空间治理问题的成因是社区整体规划不到位、社区治理体制不完善、社区组织和居民公共意识薄弱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与调研材料,提出了完善拆迁安置型社区公共空间治理的有针对性的可行方法,即通过完善社区公共场所规划和规范社区公共场所使用来统筹改造社区公共场所状况,还原社区居委会自治职能以提升社区自治能力,通过把党组织建到小区内来充分发挥党员在公共空间治理方面的模范作用,促进社区组织的发展并引导其参与到公共空间治理中,采用多种方式提高社区居民主体的意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