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其病因主要是弥慢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 disease, GD)、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Plummer病)。本研究主要讨论GD。中医根据临床症状特点,将其归属于“瘿气”范畴。GD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如心悸、手指震颤、突眼、颈前肿大等给患者生活带来巨大困扰,而中医药在缓解甲亢症状、减轻西药毒副作用和防止复发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临床症状是中医辨证的依据,中医治疗又是在辨证的基础上进行的,故研究GD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有助于提高中医药治疗GD的水平。目的:通过中医四诊方法收集GD临床病例,运用统计学手段,分析GD中医证候分布特点,探讨证型分布规律,及对证型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因素,丰富中医辨证诊疗的内容,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方法:(1)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间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内分泌科病房的GD患者共267例为研究对象。(2)参照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2007年制定的《中国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中GD的西医诊断标准,制定本研究的纳入标准;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瘿病重点实验室总结的临床证型,结合临床及查阅文献拟定本研究的中医证型标准,共分为四个证型(肝火旺盛证、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痰瘀互结证),并制作临床调查记录表。(3)统计学处理用SPSS13.0完成。一般资料统计采用频数统计,组间资料比较用R×C表χ2检验,不同证型各组间资料比较用方差分析,检验水平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GD有遗传倾向,中医认为与肾虚肝旺的病理基础相关。本组共21(7.87%)例患者有家族史,其中女性15人,男性仅6人。此类患者素体肾阴亏虚,先天正气不足,遇各种因素诱发,易有肝木化火之变而发病。(2)GD以女性为高发,中医认为肝郁化火是其主要诱因。女子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肝经气血失衡更易反应于外;加之经、带、胎、产、乳的生理特点,易致肝木郁结于内,升降失常,而有肝郁化火的外在表现,壅结于颈部则为瘿气。本组267例GD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2.7,其中21~6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共216例,占总人数的80.90%。(3)GD的病理性质大多为因实致虚,虚实夹杂。证型出现频率:肝火旺盛证>痰瘀互结证>阴虚火旺证>气阴两虚证;证型演变规律:病程早期多为肝火旺盛证,实证为主;中期多为阴虚火旺证,虚实夹杂证为主;后期多气阴两虚证,虚证为主,痰瘀互结证贯穿疾病全程。(4)GD可并发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中医认为其证候复杂,相互影响,病情变化多端。GD病变部位在肝脾,与心有关,其病理因素在脏腑之间传变,相互影响,全身各部位、各脏腑均可出现相应症状。多种疾病可出现在同一名患者身上,而这些疾病的病因病机和病理因素相互影响,导致病情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