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比较配戴欧几里德夜戴型角膜塑形镜青少年的随访观察与常规戴框架眼镜的青少年近视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探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对近视屈光度、裸眼视力,角膜曲率,眼轴,角膜内皮细胞,角膜中央厚度,眼压及等参数的影响,以及延缓青少年近视发展的临床效果和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对角膜塑形镜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客观正确的评价,进一步补充相关临床数据,为正确科学、健康合理地配戴角膜塑形镜提供临床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本次试验的目的,选取在我院眼科就诊的90例患者,时间段为2017年1月份到2017年6月份。根据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试验的方法不同,将90例患者根据患者意愿分成配戴角膜塑形镜组与配戴框架眼镜组两组,每组45人,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配戴角膜塑形镜组患者需要每天晚上睡眠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每天晚上保证8-10小时睡眠配戴框架眼镜组患者需要白天常规配戴框架眼镜。对两组患者均进行1年随访,分别收集整理两组戴镜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屈光度(spherical equivalent refraction,SE)、角膜曲率(anterior corneal curvature,ACC)、眼轴、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中央厚度、及眼压等参数的变化展开综合对比,通过记录收集多项数据信息展开统计学分析。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裸眼视力呈现出逐渐提高的特征,在1个月内视力提升非常明显,在前3个月的时间内,处于稳步提升的状态,在1年之后,裸眼视力已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配戴框架眼镜的患者在配戴1个月后裸眼视力基本稳定没有太大变化,在戴镜后在3个月后,视力呈现出下降趋势,在1年之后,裸眼视力下降力度较高,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屈光度比较结果可知,在配戴之前与配戴之后的差异具有十分明显的差异,呈现出降低的趋势。配戴框架眼镜的患者屈光度比较结果可知,配戴之后屈光度呈现出增加的趋势,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文还分析两组患者的角膜水平曲率与垂直曲率,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改组患者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变化,呈降低趋势,而配戴框架镜眼镜的患者呈增加趋势,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角膜塑形镜组与戴镜前相比眼轴增长0.15mm,配戴框架眼镜的患者与戴镜前相比眼轴增长0.36mm,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眼压,角膜内皮细胞数量,角膜中央厚度等指标上分析,与戴镜前相比,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青少年近视人群这一高发群体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己意愿配戴角膜塑形镜和框架眼镜,研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对青少年近视控制的临床学效果。夜戴型角膜塑形镜比框架眼镜能安全、有效地降低患者屈光度,提高裸眼视力,延缓眼轴增长。验配人员在充分掌握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的验配程序与验配技术的前提之下,在有效控制青少年近视进展中科学合理运用角膜塑形镜,是具有临床意义的,值得推广。图4幅;表17个;参14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