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写作对中国大学生来说是一项挑战性任务。它既是一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大量文献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较低,对于写作存在明显的畏难情绪,因此,学习者的心理因素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班杜拉1977年提出的自我效能感概念近年来吸引了许多二语研究者的注意,但对学习者自我效能感与与成绩的其他影响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研究十分少见。本研究聚焦在二语写作领域,试图探讨自我效能感、写作策略与写作成绩的关系。研究问题如下:(1)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英语写作成绩是否存在差异?(2)不同性别、专业、高低成绩组学生写作自我效能感是否存在差异?(3)不同性别、专业、高低成绩组学生写作策略的使用情况是否存在差异?(4)写作效能感、写作策略的使用状况和写作成绩三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本研究主要采取定量研究方法,以山西师范大学303名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量表、英语写作策略量表和写作测试为工具,调查了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的英语写作自我效能感现状、写作策略的使用情况和英语写作成绩,并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影响路径。研究发现:(1)整体上学生写作成绩一般,内容成绩明显高于语言成绩。男、女生在语言和内容两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明显优于男生;文科写作语言成绩显著优于理科成绩,在内容成绩上,文、理科不存在显著差异。(2)学生整体具有中等程度自我效能感。男、女生,文、理科,高低成绩组学生在写作任务效能、写作技巧效能和整体效能三个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3)学生使用认知策略最为频繁,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补偿策略次之。男、女生在写作策略使用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明显多于男生。文科在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使用上更为频繁,在补偿策略使用上,文、理科不存在显著差异。相比低成绩组学生,高成绩组学生使用四种写作策略都更为频繁。(4)相关分析显示:写作自我效能感在三个维度上与写作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的使用与写作成绩呈显著正相关,补偿策略与语言成绩呈显著相关,但与内容成绩没有关系。另外,三个维度的写作自我效能感与四种写作策略均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写作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写作成绩,其中写作任务效能感对写作成绩的预测起重要作用。写作策略不直接影响写作成绩,而是通过影响中介变量写作自我效能感,从而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成绩。此外,认知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写作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