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中美抗震规范对比及简化方法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lo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对软土地基上的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响应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已经被很多研究成果所证实。我国抗震规范规基于大量算例统计分析结果给出了结构抗震设计时考虑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的条件和地震作用折减方法。但规范中并未直接反映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对体系的阻尼比的影响,也未体现因相互作用引起的侧向位移增加而导致的附加重力二阶效应。基于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基本原理所提出的考虑相互作用效应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是一种值得探讨的研究思路。  论文详细对比了中美抗震规范关于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理论体系、实现途径和应用条件;引入美国抗震规范中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实现方法,考虑中国建筑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基本理论的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简化计算方法;设计结构算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验证了简化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结论有:  ①通过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理论分析和中美抗震规范的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效应条文对比,提出了我国抗震规范中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效应实现方法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②基于美国抗震规范中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实现方法,对结构的周期延长系数计算公式进行了简化,给出了考虑阻尼比调整和附加重力二阶效应的简化的地基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计算方法。制作了不同剪切波速下不同结构体系的自振周期延长系数表、阻尼修正表,便于设计人员使用。  ③设计验证算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验证了简化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简化计算方法能够比较全面的反映地基与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建筑工程市场,在建筑的运行能耗中,空调系统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50%。建筑屋面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最大,在夏季,建筑通过屋面传入的
本文采用SAP2000有限元软件对一外钢框架-核心筒混合结构进行了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抗震性能分析,分别从两方面建立分析对比模型:横向为在上部结构0.6H高度附近设置加强层,
随着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关于它的抗震设计方法也在不断的研究,而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是当今社会最富有活力的一种抗震设计方法。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
目前由钢管混凝土柱和钢梁组成的框架结构在多高层建筑结构中被广泛使用,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结合了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优,经济效果好等特点,在国内,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