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对中国制造业各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分析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u200630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而经济全球化的两个重要方面就是金融市场与国际贸易的发展。但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关系问题一直未在理论界得到充分的重视。本文以金融发展条件下的比较优势变动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金融发展对比较优势的影响机制和途径,并运用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从现状阐述、理论分析以及实证检验三部分研究了金融发展对我国制造业各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在现状阐述部分,本文运用统计分析方法,从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和结构三方面阐述我国金融发展的现状。并分别通过出口贸易结构和贸易竞争力指数(TC)从宏观国家层面和微观行业层面来分析我国国际贸易比较优势。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在梳理以往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将金融发展因素引入HO的理论框架中,说明金融发展可以通过融资支持提高资本禀赋和促进技术进步,从而影响一国的比较优势。并通过修正的Kletzer和Bardhan(1987)的数学模型进一步阐述金融发展、融资支持和比较优势的关系。在实证检验部分,本文基于外部融资依赖的视角,使用PCSE稳健估计方法以及可行性广义最小二乘估计方法(FGLS)深入制造业各行业内部,实证分析了我国金融发展对比较优势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金融规模的不断扩张对于制造业部门各行业比较优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现有的金融效率水平却限制了金融发展对行业比较优势的提高作用,而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地位的削弱,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也可促进金融功能的更好发挥,减少行业的外部融资成本,从而改善行业比较优势。同时,金融发展对不同外部融资依赖度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也存在一定差异。最后,本文在理论机制探讨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如扩大金融发展规模,重视金融发展质量;完善中小民营企业融资机制;加强非国有金融机构发展等。
其他文献
我国处于经济转型阶段,组织管理体系尚不成熟,部分企业追求自身的利益而做出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公众、污染环境等不负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的事
传统的公司治理理论基于理性人的假设,创设出一套针对委托-代理问题展开的解决方案。这一系列方案虽然在实践经验中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管理者对公司价值的侵占,但公司价
加快天然气产业发展,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是建设我国清洁低碳现代能源体系、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长期以来,资金技术密集型的天然气开采产业致使上游厂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