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氟萘烷磺酸盐的分析方法、生物累积性和毒性效应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cool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全氟化合物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检出,且长链全氟化合物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能在生物体内累积,对生物体具有潜在的毒性。2009年,应用最广的全氟化合物八碳同系物相关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被国际组织禁止或者限制,研究其替代产品成为全氟化合物研究领域的新方向。本文通过建立各生物基质中全氟萘烷磺酸钾(PFdecS)检测方法以及SD大鼠暴露实验,并以全氟辛基磺酸钾(PFOS)作为对照,分析暴露期间大鼠体重变化、脏体比差异、各组织病理切片病变情况和全氟萘烷磺酸钾在大鼠各组织中分布与代谢情况,得出以下实验结果:  (1)建立和完善了全氟萘烷磺酸钾的UPLC-ESI-MS/MS仪器分析方法,以及在各动物组织样品中的前处理方法,方法灵敏度高,仪器检出限达0.013ng/mL,各样品基质回收率良好,重现性高。  (2)通过对全氟萘烷磺酸钾以及PFOS在大鼠各组织富集规律与代谢分析发现,全氟萘烷磺酸钾与PFOS均主要在血液、肝脏和肾脏中累积,两化合物通过粪便的排泄量相当,但全氟萘烷磺酸钾更容易通过尿液排泄出体外,各脏器对两者的富集规律大致相同,全氟萘烷磺酸钾在血液/各脏器中浓度大小为肝脏>血液>肾脏>肌肉,PFOS为肝脏>肾脏≈血液>肌肉,全氟萘烷磺酸钾在肝脏中浓度比例高于PFOS,在血液、肾脏及肌肉中低于PFOS。两者在血液和肾脏中半衰期相差不大,全氟萘烷磺酸钾在血液和肾脏中半衰期分别为24.7±21.2天和12.0±4.99天,但在肝脏和肌肉中PFOS半衰期却显著长于全氟萘烷磺酸钾,分别达到222±192天和40.8±30.1天,全氟萘烷磺酸钾则分别为28.4±8.91天和14.5±2.87天。  (3)全氟萘烷磺酸钾和PFOS都能造成大鼠肝肿大,且全氟萘烷磺酸钾影响更显著,进一步观察发现两者均能使大鼠肝脏、肾脏发生病变。  综上所述,全氟萘烷磺酸钾具有明显生物累积性,但与PFOS相比,全氟萘烷磺酸钾更易从大鼠体内被代谢排出,半衰期更短,对大鼠肝脏毒性更大,能造成大鼠生长缓慢及组织病变,具有生物毒性。其能否作为新型全氟工业替代产品仍需进一步评估。  
其他文献
20世纪轨道领域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就之一就是无缝线路,无缝线路能显著提高列车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漫长寒冷,在低温下焊轨或临时抢修不可避免。由于钢轨焊
超导体由于具备特有的性能,百余年来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其中层状结构超导体更是研究的重点。2012年6月新型层状铋硫基超导体被发现,迅速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科学家借鉴铜氧化物和铁基高温超导体的研究经验,短时间内,一系列BiS_2基新型超导体相继问世,形成了一个BiS_2基超导体大家族。目前,对于层状高温超导体的超导机制尚不清楚,新层状超导体的研究将为我们理解其超导机制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本
填充型导热高分子材料是将导热填料添加到高分子基体中制备的具有高导热系数的复合材料。填充型导热高分子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并且在电子电气和微电子封装领域具有广阔的
无粘结剂炭材料是由生焦(生石油焦)、中间相小球等原料在不加入粘结剂的情况下,直接经成型、焙烧而成。其制备工艺相对传统炭材料更加简单,而且因其是单一原料的烧结,故焙烧制品结
界河流域内分布有大量黄金冶炼、石材加工等工业企业,由于早年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滞后、工业企业偷排等问题,大量重金属污染物被排入河道,并逐渐进入河道底泥中。而界河流域是国家十三五计划重点防控区域,当地政府为响应国家要求,针对性实施“界河生态修复及综合整治”项目。在工程实施的同时,必须对河流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研究,制定合理的界河底泥疏浚技术路线。同时,为防止重金属污染的反复,保证治理效果,必须明确重金属的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三元层状碳化物Ti3SiC2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而受到材料科学工作者的广泛重视。Ti3SiC2综合了金属和陶瓷的诸多优良性能,它同金属一样,在常温下,有很好的导热性能和导电性能,相对
1991年,发现多壁碳纳米管(MWCNT)后,在世界范围内,迎来继C60之后再一次以碳材料为焦点的研究热潮。一维的碳纳米管(CNT)具有中空结构和大比表面积,其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良好,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