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icwor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信息化教学能力成为教师能力素质提升的新兴趋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不仅影响着教师教学的质量,还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因此在信息时代,为适应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应该自觉跟上时代的步伐,主动提高自己的能力。综述目前的研究现状,发现前人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大都束缚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大框架之中,研究的范围非常广,包括能力结构要素研究、发展阶段研究、培训模式研究、现状及对策研究等等,对信息化教学能力本身研究的深度和系统性不够;其次虽然也有一些关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实证研究,但多是基于具体学科经验的表述或表象分析,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本研究从建构指标体系的角度研究信息化教学能力,以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的能力维度及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结构要素为构建依据,以访谈、问卷为手段方法,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相结合,对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本研究运用文献、问卷、访谈等方法收集资料,提出本研究的核心概念,信息化教学能力就是教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开展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并最终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然后在系统科学理论、巴班斯基教学最优化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依据《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中的能力维度及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结构要素,构建中小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预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内容主要是根据构建的预设指标体系编制问卷和教师访谈提纲,进行试测分析,修订完善预设评价指标,并最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具体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个步骤,根据构建的预设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问卷,进行发放及回收,用SPSS19.0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提取二、三级因子,并命名;第二个步骤,根据第一次数据分析结果及访谈资料,修订完善问卷,并发放及验证,最终确定为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第三个步骤,根据最终的指标体系,编制评价指标权重评分表,采用两两比较法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最终完成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早产、胎膜早破孕妇孕期阴道微生态情况,以期明确对孕期无症状的细菌性阴道病(BV)是否应予干预。方法对我院规律产检并分娩的孕妇,回顾分析其孕12w及34w阴道分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病症之一,近年来,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不断加剧,加之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年糖尿患者群逐年增多,属慢性终身疾病,
人民警察在执行公务时,一旦遇到伤害事件,若具备现场急救的基本技能与配备急救器材,就能够在现场及时采取紧急救护措施,避免或减低人民群众伤亡的扩大。在公安院校开设警务现
阅读教学一直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是阅读课的最高目标。而阅读课中的问题设计是沟通教师与学生对阅读文本信息理解差异的桥梁,合理的问题设计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以80例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单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挑战。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英语教学在取得一些显著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比如学生学习的主
摘要:随着通讯科技、网络技术等的发展,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逐渐被建立起来,用户信息采集系统主要用来采集相关的信息、数据,从而服务于电力系统的抄核收工作,这样不仅能提高供电服务管理水平,还能确保提高优质服务。文中重点分析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用户采集不成功的原因,以及用户采集成功率提升措施。  关键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抄用户采集;问题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
阐述了PLC与变频器的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构成,泵组切换与恒压供水控制方法和系统保护功能的实现。随着变频调速技术的发展,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已经取代了传统供水方式,广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