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因素增加,金融危机不断出现。特别是2007年,美国经历了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暴露了银行系统中的隐藏风险,进一步证明在金融危机中银行业的推动作用明显,并且银行业危机具有传染特性。作为金融核心的银行业,对资产配置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银行业的稳定是国家经济健康发展、繁荣稳定的基础。银行间市场是银行获得流动性的主要途径,银行为了解决流动性问题,就会在银行间债务市场上形成复杂的债务联系。银行间债务是银行违约风险传染的重要途径,银行间债务关系在银行间债务市场上形成银行间债务网络。众多研究已证明,银行间债务网络结构对风险传染有重要影响。银行间债务网络结构是银行间债务市场上银行个体异质性的一种体现,并且银行间债务网络结构对风险传染和系统性风险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银行间债务网络的个体异质性对风险传染和系统性风险有重要的影响。银行间债务网络个体异质性是由银行系统中银行的差异性形成的,个体异质性主要包括了集中程度异质性、连接倾向异质性、流动性地位异质性。在银行间债务网络个体异质性的研究中,很少有连接倾向和流动性地位异质性对风险传染的研究。因此本文将对这两种异质性对风险传染的影响进行重点研究。本文从银行间债务网络的银行个体角度出发,研究银行的个体差异与风险传染的关系。并且,对于银行的连接倾向异质性、流动性地位异质性导致了怎样的网络结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如何影响风险传染和系统风险等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研究。因此,本文主要研究了两个问题:一,连接倾向异质性和流动性地位异质性造成的网络结构差异;二,这两种异质性导致的网络结构差异对风险传染和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规律。针对这两个问题,本文从连接倾向异质性、流动性地位异质性两种异质性入手,分别研究了这两种异质性造成的银行间债务网络结构的差异。然后通过模拟对比试验,揭示这两种异质性导致的结构差异下风险传染的规律。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分析这两种异质性与网络结构的关系发现:(1)银行的连接倾向异质性会使网络出现群落。而连接倾向异质性越大,网络的群落特征越明显。(2)银行的流动性地位异质性会导致网络节点的出度、入度强度(银行间贷款、银行间借款)的分布差异。在现实的银行间市场中,体现为银行的流动性需求或供给的差异。第二,通过分别构造反映连接倾向异质性和流动性地位异质性的网络,并分别进行模拟对比试验,模拟实验表明:(1)在具有连接倾向异质性的银行系统中发生区域性危机时,区域内部更容易形成风险传染,但是违约风险很难传染到区域外。主要原因是,此种网络结构的银行系统中,银行更倾向于区域内部间借贷,导致区域内部的银行间联系更加紧密、区域间的债务联系有限。(2)在银行间网络中,处于流动性需求地位的大型银行违约更容易引发传染。因此,在系统性重要银行的界定中,流动性地位因该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在监管的过程中,应该对在银行间市场上需求流动性的大型银行加强监管。本文突破研究银行间债务网络和风险传染的传统研究角度,从银行间债务网络中的银行的异质性出发,首先从连接倾向、流动性地位两种异质性入手,研究了银行间债务网络结构的差异。其次,建立了研究银行异质性对风险传染和系统性风险影响规律的研究平台,揭示银行的异质性对风险传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