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循证医学原则的基础上,以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为研究对象,将系统文献研究及问卷调查相结合,重点研究针刀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中的规范化操作流程,探讨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过程中存在的争议,旨在编写出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规范化操作流程,为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安全、有效、简单、详细的规范化操作流程,为后期研究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规范化工作奠定基础。方法:将系统文献研究与临床问卷调查法有机结合,编写临床规范化操作流程。系统文献研究方面:采用计算机检索为主,通过互联网数据库,对国内外发表的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相关文献进行全面检索。采用人工阅读的方法对文件进行初步筛选,制定文献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进一步筛选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分类,按照美国卫生研究和质量管理局标准(即AHCPR标准),文献可以分为系列病例研究证据、个案报道、专委会或专家意见、随机对照(RCT)研究证据和非随机对照(CCT)研究证据,并进行证据分级,证据分级主要按照美国卫生研究和质量管理局标准(即AHCPR标准)和苏格兰学院间指南工作网的标准(即SIGN标准)。对高等级的证据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对部分高等级证据文献没有涉及的问题,参考低等级文献。参考现有中医治疗规范化研究成果,初步确定推荐意见,编写《针刀临床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规范化操作(初稿)》问卷调查方面:针对规范化操作方案初稿编写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争议及问题,结合临床操作,编写《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调查问卷》。通过邮寄、电子邮件、面谈等方法与针刀专业专家学者进行意见交流。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汇总、整理、归纳,将循证证据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编写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操作流程及《针刀临床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规范化操作(修改稿)》。结果:1、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规范化操作流程的研究,对于针刀的发展、推广意义重大。2、形成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操作流程图。3、对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实验性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结合专家意见,最终编写完成了《针刀临床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规范化操作(修改稿)》。结论:1、将临床研究性文献系统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是制定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规范化操作的有效方法,实现了临床与文献研究的结合,为今后其他疾病治疗的规范化操作流程的的编写提供参考方法。推动了针刀治疗技术规范化的工作。2、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操作流程及《针刀临床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规范化操作》是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规范化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组成结构,为针刀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规范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