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域野生及养殖鱼类单殖吸虫调查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w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自2005年6月至2006年11月做了两方面的调查:一是调查了台湾海峡厦门海域野生鱼类感染的单殖吸虫感染情况及种类,并统计了感染宿主分布情况;二是调查了漳州破灶网箱养殖的真鲷、双斑东方鲀感染的单殖吸虫种类及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如下:一.2005年6月至2006年11月,在台湾海峡厦门海域33种野生鱼类中有9种感染单殖吸虫,占检查鱼种的27.3%,其中5种鱼类可以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殖吸虫。共调查到单殖吸虫15种,隶属于5科12属。二.2006年8月至2006年11月间调查了漳州破灶网箱养殖的真鲷、双斑东方鲀所感染的单殖吸虫,结果表明这两种养殖鱼类均都感染单殖吸虫。真鲷感染1种单殖吸虫,平均感染率80%,只有非水泥池养殖的双斑东方鲀感染1种单殖吸虫,感染率为100%。以上结果表明单殖吸虫的分布与宿主的种类、宿主的密度、宿主的生活环境有关。较易感染单殖吸虫的鱼种常常能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虫种;易感鱼种密度越大,感染率越高,感染强度也越大。通过对比不同环境中网箱养殖的双斑东方鲀感染单殖吸虫的情况,可以明显的看出水泥池的环境不适合单殖吸虫存活,本结论可作为网箱养殖参考依据,并为单殖吸虫病害的防治与控制提供一定的方法。
其他文献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正在迅速加快。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我国的小城镇基础建设和经济水平都得到了飞速的提高,但是,由于改革开放初期对环境问题的不重视,我
本研究选用优良的陆地棉品种GW2031和农大KB18为受体材料,利用基因枪介导的方法,将含有根特异表达性启动子的phyA基因轰击入供试品种的茎尖分生组织中,经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PCR、PCR-Southen和Southern斑点杂交等技术分析,获得了两个品种的转基因植株,并得到了转基因植株的T_1代和T_2代,进一步对转基因植株的后代进行了遗传和根系植酸酶活性的分析,为棉花现代分子育种增添新的内
金玲美
盐胁迫在农业领域是一种主要的非生物胁迫,20%以上的陆地和近乎一半的灌溉土地都受到盐分影响,寻找与抗盐胁迫相关蛋白或基因对了解植物耐盐机制以及提高植物抗盐性十分重要。甜菜是甜土植物,且抗盐能力较强;甜菜M14品系是一种特殊品种,它由栽培甜菜(Beta vulgaris L.)和野生甜菜(Beta corolliflora Zoss.)杂交产生,它有耐旱、耐寒、耐盐等抗逆性,成为挖掘野生甜菜优质基因
海洋中的微型真核浮游生物是一类颗粒微小,分布广泛的微小生物。其光合自养类群是海洋的主要生产者之一,异养类群是海洋微型食物链的重要一环,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